[实用新型]智能科技湿地单元组合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6193.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强;邢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刘振龙 |
地址: | 215027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水量 河道 生态修复系统 湿地单元 表面流湿地 垂直流湿地 处理单元 智能科技 污染源 岸边 本实用新型 暴雨 处理效率 河道水体 河道污染 模块接收 湿地模块 天气状况 灵活的 外部 天气 应用 治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科技湿地单元组合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设置于河道两侧岸边以及河道底部,在河道的岸边设置至少一个大水量处理单元,大水量处理单元包括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大水量表面流湿地模块,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接收外部来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大水量表面流湿地模块进一步处理后输送到河道内;采用了上述河道生态修复系统之后,解决了单一湿地单元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与其它多种湿地模块进行灵活的组合使用,可应用于不同规模的河道污染治理、河道污染源复杂的问题;也可分别应对日常天气、暴雨期瞬间流量大、暴雨期持续水量大、枯水期河道水体少等不同的突发天气状况以及突发的污染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水污染的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科技湿地单元组合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河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及时处理就会使得河道发展为黑臭河道。传统的河道治理方式主要包括:1、修筑橡胶坝、闸坝等拦截河道的建筑物,能够拦截体积稍大的漂浮物,这种方式是硬质化的设施建设,以拦截为主,无法实现河道生态修复的功能;2、清理淤泥、调水换水,通过清理河底沉淀的淤泥以及更换河道内的污水,起到治理河道的效果,这种方式是单次实施只能解决一个阶段的水质问题,处理效果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周期性实施;3、在河道旁修建水处理系统、修建生态边坡,将河道内的污水以及河道外汇流的污水引至水处理系统、生态边坡处进行处理后排入河道,这种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单一的手段,例如植物种植、生态塘、垂直流等,但是没有进行有效的组合使用;4、物理曝气,对河道底部的污泥以及河水进行曝气操作,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这种方式只能去除较少的污染物,去除效率不高;5、生物加药,通过向河道内加入微生物以及化学药剂用于消除污染物,这种方式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以上治理手段没有得到有效的灵活组合,没有形成治理系统,适用性较窄,湿地部分较少,处理模块单一,处理程度不高且效果不明显,淤泥不方便处理,臭气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呈系统化多方位处理且效果明显的智能科技湿地单元组合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科技湿地单元组合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设置于河道两侧岸边以及河道底部,在所述的河道的岸边设置至少一个大水量处理单元,所述的大水量处理单元包括用于处理污水的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位于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旁的用于处理污水的大水量表面流湿地模块,所述的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接收外部来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通过大水量表面流湿地模块进一步处理后输送到河道内。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包括用于处理雨水及污水的雨污垂直流湿地以及用于处理河水的河水垂直流湿地,在所述的雨污垂直流湿地进水处设置雨污配水装置,在所述的河水垂直流湿地进水处设置河水配水装置。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大水量垂直流湿地模块包括在底部增加曝气装置的曝气式垂直流湿地。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河道的岸边设置若干用于处理雨污水的河岸边分散型湿地单元。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河岸边分散型湿地单元包括分散型截留湿地模块、分散型垂直流湿地模块、分散型表面流湿地模块、分散型饱和流湿地模块以及垂直流潜流截留湿地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的垂直流潜流截留湿地模块包括湿地滤床、位于湿地滤床顶部的布水装置以及位于湿地滤床底部的排水装置。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河岸边分散型湿地单元的内部增设曝气装置。
进一步具体的,在所述的河道底部设置全淹没式曝气饱和流湿地模块,所述的全淹没式曝气饱和流湿地模块包括若干个设置在河道底部并位于河道水位以下的饱和流滤床以及位于饱和流滤床底部的曝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6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沸石改性和污染控制一体化人工湿地
- 下一篇:生态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