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767.2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3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管祖光;贾宝锁;张雯;苑学成;寇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监测模块 电源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中部壳体 中部壳 空气监测仪 监测单元 体内 底座 技术方案要点 依次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 监测模块 集成化 进气孔 传感器 侧壁 连通 维护 | ||
1.一种空气监测仪,包括底座(1)、于底座(1)上设置的电源模块(2)、于电源模块(2)上设置的空气监测模块(3)、以及设置在空气监测模块(3)上侧的数据处理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2)、空气监测模块(3)、以及数据处理模块(4)依次电性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空气监测模块(3)包括设置在电源模块(2)和数据处理模块(4)之间的中部壳体(31)、以及设置在中部壳体(31)内的多个监测单元;
所述中部壳体(31)侧壁上开设有与中部壳体(31)内腔连通的进气孔(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气体监测单元(35)和颗粒监测单元(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中部壳体(31)内水平固定有隔离板(32),于隔离板(32)上侧形成空气监测腔(33),在所述隔离板(32)下侧形成颗粒监测腔(34),所述隔离板(32)上开设有供空气穿过的监测孔(321);
所述气体监测单元(35)设置在空气监测腔(33)内,所述颗粒监测单元(36)设置在所述气体监测单元(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气体监测单元(35)包括设置在空气监测腔(33)内的气体监测电路板(351)、固定在气体监测电路板(351)靠近所述隔离板(32)一侧的多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为气体传感器(3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隔离板(32)上且垂直于所述隔离板(32)间隔设置有两个对所述气体监测电路板(351)进行夹持的固定板(322)、以及在隔离板(32)上且于两固定板(322)之间固定设置有对所述气体监测电路板(351)进行支撑的卡接板(32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电源模块(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下部壳体(21)、于下部壳体(21)装设的电池(2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部壳体(21)上侧的上盖(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中部壳体(31)在远离隔离板(32)的一侧卡接有底盖(37),所述底盖(37)与所述上盖(22)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颗粒监测单元(36)包括固定在所述底盖(37)上的PM2.5传感器(361)、以及于PM2.5传感器(361)上固定设置的导气管道(362),所述导气管道(362)一端引向PM2.5传感器(361),另一端水平朝向一个进气孔(3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中部壳体(31)上于水平圆周侧壁上罩设有对所述进气孔(311)进行遮挡的防护网一(38)。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监测仪,其特征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4)包括螺栓固定在中部壳体(31)上侧的上部壳体(41)、于上部壳体(41)内卡接的数据处理电路板(42)、以及设置有上部壳体(41)外侧固定的天线(43),所述气体监测电路板(351)、数据处理电路板(42)、以及与所述天线(43)依次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泛测(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7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