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织袜机翻转结构及织袜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4639.8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8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丁孝君;陈超;宗叶;顾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D04B39/08;D06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夏宇和;王影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部 翻转结构 支撑装置 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 检测装置 设置检测装置 第一连接部 长期稳定 夹持装置 卡料现象 设置检测 运送装置 运行效率 针织物件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袜机翻转结构,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管状部、设置于下部的第二管状部、运送装置以及处于第一管状部和第二管状部之间的夹持装置,所述的第二管状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支撑第二管状体的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二管状体后侧的第二支撑装置上设置检测针织物件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第二支撑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织袜机翻转结构,通过设置检测装置,避免了织袜机卡料现象,有利于织袜机设备的长期稳定使用,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压力,提升织袜机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袜机的翻转结构及织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穿着的袜子从组成的部段上来看主要包括袜口、袜筒、袜底、袜面以及袜头等,工艺上为了满足不同部段的编织需要,对织袜机的结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专利CN101970740B公开了一种自动封闭的一体式织袜机包括钩织装置以及翻转和缝合装置,具体的钩织装置设置在一侧,翻转和缝合装置设置在另一侧,其中翻转装置包括下部和上部,以及布置在其中的中间区域,在中间区域处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要翻转的管状体的装置,管状体在其一轴向端悬挂并大致垂向布置;该管状体可将初步织袜样品抽吸穿过管状体的并使袜子外翻到管状体的外侧表面上,然后通过缝合装置对袜子的头部进行缝合,缝合完成后从管状体的上部轴向端逐渐抽出头部封闭的织袜样品。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织袜机在进行周期性的钩织、转移、翻转以及缝合的过程中,当初步织袜样品在针织工位钩织完成后,需要通过转移装置将初步织袜样品从一侧的钩织装置转移到另一侧的翻转和缝合装置上,由于存在质软、易拉伸变形的特性,所以在转移的过程中易出现初步织袜样品悬空的一端没有及时进入翻转装置下部的管状体中,而暴露在管状体外侧,影响后续翻转以及缝合工作的继续,进而影响织袜机的正常运行,损坏机器设备,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精确检测初步织袜样品是否进入翻转装置的织袜机,并将信号及时反馈给主控制系统,保证织袜设备的稳定正常工作是该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织袜机翻转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检测从钩织工位转移到翻转装置的过程中,针织样品的下端是否及时进入翻转装置下部的管状体中,进而影响织袜机的正常运行,损坏机器设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织袜机翻转结构,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管状部、设置于下部的第二管状部以及处于第一管状部和第二管状部之间的运送装置,所述的第二管状部包括第二管状体以及支撑第二管状体的第二支撑装置,所述的第二支撑装置上设置检测针织物件位置的检测装置,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挑线壳体和挑针,且检测装置通过挑线壳体连接在第二支撑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挑针通过第二连接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挑线壳体上,所述的挑针转动的轨迹形成一个运动平面,所述的运动平面位于第二管状部与钩织装置之间,所述且运动平面距离第二管状部的垂直距离为0.1~30mm。
进一步的,所述的挑线壳体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在第二支撑装置上,所述的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挑线壳体的对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挑线壳体上设置第一容纳部、第二容纳部、第三容纳部以及防脱部,所述的第一容纳部设置为与第二容纳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容纳部内部容纳电路板,所述的防脱部设置在第一容纳部的外侧,包裹电路板贴近第二支撑装置的边缘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容纳部内部容纳驱动挑针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三容纳部设置为轴向上与第二连接部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的挑针包括固定端、转轴以及延伸端,所述的固定端通过内部的第二连接部与挑线壳体连接,所述的延伸端搭接在第一容纳部内的卡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4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沙发布的经编机盘头组装
- 下一篇:一种针织圆机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