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3665.9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泰;高述贤;张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泰智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腔 指纹模块 架体 本实用新型 光电传感器 条状把手 外门把手 指纹验证 连接线 微型振动器 振动传感器 架体侧面 外侧设置 保护膜 转接板 省电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包括指纹模块、条状把手、密封腔、架体,所述条状把手内侧设置有所述架体,所述架体前侧设置有所述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侧设置有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外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密封腔上侧设置有所述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上侧设置有保护膜,所述密封腔下侧设置有转接板连接线,所述架体侧面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上侧设置有微型振动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用性更强,更省电,保护效果更好,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指纹锁是通用的安全门锁,安全性能会优于传统的机械锁,现有的指纹锁通常在门外锁板上会有一个独立的指纹验证模块、一个条状把手或球头把手,常用指纹锁开锁流程是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先在独立的指纹验证模块上找到正确的位置验证指纹,指纹验证通过后,指纹锁设定锁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待开启状态,第二个步骤,下压/上提门外条状把手、或旋转球头把手带动锁舌开锁,这两个独立的步骤,在用户的操作上显得繁琐,从用户的使用体验上不是最简、最优的方式,另外这两个步骤完成的时间必须小于指纹锁设定的锁体待开启状态时间,给用户使用体验上会有压迫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包括指纹模块、条状把手、密封腔、架体,所述条状把手内侧设置有所述架体,所述架体前侧设置有所述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侧设置有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外侧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密封腔上侧设置有所述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上侧设置有保护膜,所述密封腔下侧设置有转接板连接线,所述架体侧面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上侧设置有微型振动器。
上述结构中,当用户手握在本实用新型方案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所述条状把手上时,所述光电传感器感应到人手后再启动所述指纹模块,人手的大拇指自然的落在带算法板的所述指纹模块上同时完成指纹收集计算,计算的数据通过所述PCB转接板、所述转接板连接线传输给锁体进行验证,指纹验证通过后,指纹锁设定锁体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待开启状态,所述微型振动器振动一次,如果指纹验证不通过,所述微型振动器振动两次,同时用户下压/上提所述条状把手开锁,整个过程是瞬间完成,让用户在整个开锁的过程只是一个步骤完成,另外,在有人试图破开所述条状把手及所述密封腔时,所述振动传感器感受到这个强烈的振动后进行报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所述架体与所述条状把手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架体与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所述架体与所述微型振动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所述架体与所述密封腔通过焊接相连接,所述密封腔与所述PCB转接板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架体与所述微型振动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所述密封腔与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所述转接板连接线与所述PCB转接板电连接,且与锁体通过导线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所述指纹模块与所述PCB转接板通过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实用性更强,更省电,保护效果更好,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的立体空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指纹验证的外门把手的主剖视图。
1、指纹模块;2、PCB转接板;3、转接板连接线;4、条状把手;5、光电传感器;6、微型振动器;7、架体;8、保护膜;9、密封腔;10、振动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泰智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泰智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36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执手
- 下一篇:一种可换向多功能门把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