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3631.X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路遥;梁丽雯;李思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9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黄韧敏;朱远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静脉内瘘 穿刺定位 胶布 本实用新型 胶布层 中心轴 圆面 医疗器具 胶布卷 外圆周 易撕线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包括:至少一胶布层,包括多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胶布,每组所述胶布包括多个间隔预定第一距离且具有不同标识的第一圆面;所述第一圆面与所述胶布连接处和每组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胶布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易撕线;中心轴,所述至少一胶布层缠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周,形成胶布卷。借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便捷高效的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拥有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条件,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有效降低内瘘使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内瘘失功,不仅可以提高透析质量,更能有效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法是目前推荐的穿刺主要方法之一,可以有效地降低内瘘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在设计绳梯穿刺法的穿刺点上传统方法存在一定困难,经常定好的点在患者第二次透析时模糊不清,或需重新定位,影响工作效率,增加护士工作负担,也使很多患者血管通路计划未能顺利执行。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以实现便捷高效的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包括:
至少一胶布层,包括多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胶布,每组所述胶布包括多个间隔预定第一距离且具有不同标识的第一圆面;所述第一圆面与所述胶布连接处和每组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胶布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易撕线;
中心轴,所述至少一胶布层缠绕所述中心轴的外圆周,形成胶布卷。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每组所述胶布包括至少3个所述第一圆面;每个所述第一圆面的外表面印制有各不相同的颜色或者图案。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为两个所述第一圆面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为1cm~1.5cm;所述第一圆面的直径为0.5cm~0.8cm。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为1cm,所述第一圆面的直径为0.5cm;或者
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为1.5cm,所述第一圆面的直径为0.5cm。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包括两个所述胶布层,每个所述胶布层并排排列缠绕于所述中心轴上,并且所述两个所述胶布层上的所述第一圆面间隔的所述预定第一距离不相同。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还包括:
至少一层防水层,贴合于所述至少一胶布层的外表面,并且在所述防水层上对应于所述多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胶布上的第一圆面、第一易撕线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二圆面和第二易撕线,并且处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圆面和第二圆面上的标识相同。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至少一胶布层由防过敏材料制成;所述至少一层防水层由防水材料制成。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还包括:
助撕器,包括至少一个圆杆,所述圆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面的直径相当。
根据所述的动静脉内瘘穿刺定位器具,所述助撕器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圆杆,多个圆杆的顶部通过一横杆连接;并且所述圆杆的数目与所述第一圆面的数目相同,两个所述圆杆的间隔距离为所述预定第一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3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