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附属隧洞开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3369.9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强;龚旭东;胡智民;安秉忠;姜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E21D1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属 格栅钢架 本实用新型 断面设置 钢架支撑 钢架 拱部 附属接口 可靠连接 有效传递 有效连接 荷载 小断面 硬岩石 沉降 侧方 拱顶 拱墙 施工 挑高 地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属隧洞开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包括主体隧洞和主体隧洞侧方的附属隧洞;附属隧洞进主体隧洞开洞处的上半断面设置有纵向的附属隧洞门型钢架,附属隧洞门型钢架内设置有纵向的附属隧洞格栅钢架;附属隧洞进主体隧洞开洞处的主体隧洞上半断面设置有纵向的主体隧洞门型钢架,主体隧洞门型钢架内设置有横向的主体隧洞格栅钢架;主体隧洞格栅钢架和附属隧洞格栅钢架可靠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软下硬岩石地层小断面进洞逐步挑高施工风险的问题,在接口拱部实现主体隧洞钢架与附属接口钢架的有效连接,能有效传递主体隧洞拱部荷载、控制隧洞拱顶沉降,并降低了拱墙开洞的施工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属隧洞开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青岛地基多为岩浆岩类硬质岩石,在漫长的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夷平作用的反复改造下,形成了一定厚度的风化带,其上沉积了厚度不一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是典型的“上软下硬”型的地质类型。暗挖车站埋深大,其风道、出入口也均为暗挖法施工,为暗挖群洞结构,且断面大,需要在拱墙部位形成接口;由于结构断面多,开挖后的应力重分布变差,受力复杂,易发生相互影响;尤其对于上软下硬地层,拱部地层软弱或破碎,而风道进车站主体需要挑高扩挖,存在很大的施工风险;目前对该接口的处理随意性太大,给现场管理造成极大的困扰——主体隧洞开挖后往往无法及时有效支撑,拱部荷载无法向下传递,导致拱部偏压;开挖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钢架步步封闭、并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若在软弱围岩及围岩较为破碎地层,便会直接威胁洞室及地表周边建筑物安全。
理论上要保证主体隧洞开挖安全,荷载通过钢架向下传递,就需要刚度较大的门型钢架,并保证初支与围岩密贴,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而主体隧洞开挖面积较大,一次性开挖到位风险极大,通常是附属隧洞上半断面开挖完后进主体隧洞开洞,分部开挖,及时完成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减小地表的沉降。因此,对于接口断面处,应采取超前支护措施与封闭钢架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支护体系,缩短循环进尺,随挖随支,步步封闭,方能保证施工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属隧洞开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能有效传递主体隧洞拱部荷载,实现接口拱部主体隧洞的分步开挖及钢架步步封闭,从而有效控制接口开挖对洞室及地表建筑物的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附属隧洞开主体隧洞的接口钢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隧洞和主体隧洞侧方的附属隧洞;
附属隧洞进主体隧洞开洞处的上半断面设置有纵向的附属隧洞门型钢架,附属隧洞门型钢架内设置有纵向的附属隧洞格栅钢架;
附属隧洞进主体隧洞开洞处的主体隧洞上半断面设置有纵向的主体隧洞门型钢架,主体隧洞门型钢架内设置有横向的主体隧洞格栅钢架;
主体隧洞格栅钢架和附属隧洞格栅钢架可靠连接。
附属隧洞门型钢架之间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间隔布置;
附属隧洞格栅钢架之间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间隔布置。
主体隧洞门型钢架外侧设置有拱部超前小导管,打设长度3.5m,打设角度与主体隧洞开挖轮廓成10°角。
主体隧洞格栅钢架和附属隧洞格栅钢架通过拉结筋可靠焊接。
附属隧洞格栅钢架两侧下端均设置有锁脚锚杆打设角度呈水平向下45°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3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