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摘带口罩式负压囊肿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42732.5 | 申请日: | 2018-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熠;赵欣欣;王玲;王明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王琪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摘带 口罩 式负压 囊肿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摘带口罩式负压囊肿引流装置,包括口内部分和口外部分,其中口内部分由软引流管、长条状硬引流棒、基托和软衬组成,所述基托设置在硬引流棒的一端,所述软引流管设置在硬引流棒的内部,并穿过所述基托,所述软衬覆盖于硬引流棒和基托的外部;口外部分是设置在可摘带口罩内部的负压囊肿引流器,所述负压囊肿引流器与口内部分的软引流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依靠橡皮软管将口内部分口外部分相衔接,外出时,依靠橡皮软管将口内外装置连接在一起,达到隐蔽式效果;在家时,患者可自行将橡皮软管及口外装置去除,不必戴用口外装置部分,从而能够有效利用口外装置的负压引流、可摘带口罩的隐蔽式效果达到良好的囊液引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摘带口罩式负压囊肿引流装置,适用于治疗口腔颌面部骨囊肿的引流。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颌骨囊肿治疗,传统的颌骨部分切除术、刮治术或剜除术可能引起病理性或医源性骨折,形成颌面部畸形;同时也可能导致患区牙缺失及部分邻近结构损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生活质量。目前,公认的颌骨囊肿增大有三个重要因素:壁性增大、流体静压增大和骨吸收因子性增大。颌骨囊肿采用保守性外科治疗的方法有袋形术、减压术和负压吸引术。这些疗法可改变囊肿内环境,消除囊腔内压,减少或消除骨吸收性因素,从而使囊肿衬里上皮发生改变,缩小囊肿,促进邻近骨重建。经临床实践证明,这些保守性颌骨囊肿外科治疗可减少传统外科治疗的并发症,并获得更好的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颌骨囊肿保守性外科治疗一般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局麻下施行囊肿造口术,同时放置引流管引流;第二阶段经定期影像学检查证明囊肿明显缩小后施行剜除术。
在多种保守性外科治疗中,负压吸引术可有效地改善患者颌面部膨隆畸形,较其它治疗更快地缩小囊肿,缩短疗程,其临床治疗效果已被证实。但目前使用的负压引流装置存在较多问题,如异物太过明显,患者觉得影响社交不愿戴用,引流管难以固定。囊肿塞为活动装置,与负压引流管连接处较大。囊肿造口易闭合过快,囊肿塞囊腔内部分长度不易根据实际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摘带口罩式负压囊肿引流装置,可摘带口罩式引流器结构简单,接触囊壁材料与组织具有良好相容性,能在保护患者隐私的条件下有效地保持囊肿造口的引流通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可摘带口罩式负压囊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口内部分和口外部分,其中口内部分由软引流管、长条状硬引流棒、基托和软衬组成,所述基托设置在硬引流棒的一端,所述软引流管设置在硬引流棒的内部,并穿过所述基托,所述软衬覆盖于硬引流棒和基托的外部;口外部分是设置在可摘带口罩内部的负压囊肿引流器,所述负压囊肿引流器与口内部分的软引流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囊肿引流器由引流管、三通接头、引流瓶、控制阀、真空泵共同组成,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穿过可摘带口罩,然后与口内部分的软引流管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引流瓶连接,引流瓶与真空泵通过带有螺口的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装有一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软引流管与引流管通过橡胶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摘带口罩内部还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可充电式电池电源。
优选的,所述可摘带口罩外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电源的电源开关。
优选的,所述硬引流棒和基托均为自凝塑料材质。
优选的,所述硬引流棒直径为4.0至5.5mm,长度11-15mm;软引流管直径为3-4mm,基托的直径大于软引流管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康复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拆卸式呕吐物处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