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206.9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9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峰;王秒郎;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一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安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脸识别 电子锁具模块 人脸图像采集 远程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 开门系统 摄像机 电子锁具结构 主控制器单元 蓝牙控制器 驱动 安防装置 控制系统 蓝牙模块 门锁系统 人脸图像 手动开关 信息传递 智能 感应门 安保 蓝牙 门禁 发送 开门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提出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电子锁具模块、WiFi模块、WiFi无线路由器、蓝牙模块、蓝牙控制器、NFC模块、感应门卡、手动开关、人脸图像采集摄像机,通过主控制器单元接收信息,进行控制电子锁具模块驱动电子锁具结构开启或关闭,形成WiFi、蓝牙及NFC多种信息传递的人脸识别门锁系统,并且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脸图像采集摄像机来识别开门者,对于不符合的人脸图像,不仅无法驱动门禁开启,而且会发送至远程监控系统,便于安保人员及时发现可疑分子,该安防装置结构简单,其安全性非常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进行判断。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模板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现有技术中,门禁安防的系统主要有IC卡、图像识别、指纹识别,但其安全性都较低,图像、指纹、IC卡都可以被犯罪分子所盗用,从而轻松攻破安防系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其包括电子锁具模块、WiFi模块、WiFi无线路由器、蓝牙模块、蓝牙控制器、NFC模块、感应门卡、手动开关、人脸图像采集摄像机,通过主控制器单元接收信息,进行控制电子锁具模块驱动电子锁具结构开启或关闭,形成WiFi、蓝牙及NFC多种信息传递的人脸识别门锁系统,并且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所述蓝牙控制器、WiFi无线路由器,经由所述WiFi模块、蓝牙模块接收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单元,所述主控制器单元下达指令来要求电子锁具模块驱动电子锁具结构开启或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电子锁具模块输出脉冲信号控制所述电子锁具结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人脸图像采集摄像机来识别开门者,对于不符合的人脸图像,不仅无法驱动门禁开启,而且发送至远程监控系统,便于安保人员及时发现可疑分子,该安防装置结构简单,其安全性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开门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电子锁具模块1、WiFi模块2、WiFi无线路由器3、蓝牙模块4、蓝牙控制器5、NFC模块6、感应门卡7、手动开关8、人脸图像采集摄像机9,通过主控制器单元10接收信息,进行控制电子锁具模块1驱动电子锁具结构11开启或关闭,形成WiFi、蓝牙及NFC多种信息传递的人脸识别门锁系统,并且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远程监控系统可通过蓝牙控制器5、WiFi无线路由器6,经由WiFi模块2或蓝牙模块4接收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单元10,主控制器单元10下达指令来要求电子锁具模块1驱动电子锁具结构11开启或关闭,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一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一通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重认证模式指纹密码锁
- 下一篇:智能监控装置、锁、箱包及存储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