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住宅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203.5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滕东宇;彭雄;郭锴;张晓腾;任开飞;张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泽昌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宜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B1/24;E04B2/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钢 复合墙板 轻混凝土 钢梁 立柱 螺栓连接 角柱 槽钢 楼板 截面形式 住宅体系 连接件 装配式 竖向 钢丝网水泥板 结构层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定向刨花板 剪力墙体系 承重构件 顶部设置 结构安装 立柱位置 轻质板材 水平荷载 预制板材 闭合 垂直的 轻骨料 上下层 圆孔板 角钢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住宅体系,采用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作为竖向承重构件。相互垂直的复合墙板间连接处设置角柱,与复合墙板的轻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角柱截面形式为槽钢或角钢。复合墙板通过角柱相互连接后形成闭合的剪力墙体系。上下层的两块复合墙板的轻钢立柱位置一一对应,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轻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复合墙板顶部设置钢梁,钢梁截面形式为槽钢。钢梁的端部放置在结构层混凝土(3)的顶面上,同时与轻钢立柱(7)通过螺栓连接。楼板置于钢梁之上。楼板选用轻质板材,如钢丝网水泥板、定向刨花板、轻骨料圆孔板等预制板材。结构安装完成后,轻钢立柱和轻混凝土共同承担竖向和水平荷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层建筑的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住宅体系,采用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作为承重构件。
背景技术
轻钢轻混凝土结构是以轻钢和轻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将轻钢预制装配和轻混凝土现浇相结合的新型结构体系。轻钢承担竖向荷载,通过蒙皮承担水平荷载,与现有结构体系相比,可明显节约建筑材料和消耗,施工效率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优势。本发明提出一种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住宅体系,采用了集保温-承重一体化的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适用于低层建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构造层混凝土(1)、保温板(2)、结构层混凝土(3)、外侧钢筋焊网(4)、内侧钢筋焊网(5)、腹筋(6)、轻钢立柱(7)、水平钢拉条(8)。轻钢指的是厚度不大于3mm 的钢带经冷弯成型的各类型钢。构造层混凝土(1)和结构层混凝土(3)均采用轻混凝土。轻混凝土指的是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复合墙板顶部设置钢梁,钢梁截面形式为槽钢;
如上所述的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腹筋(6)穿过保温板(2)后,两端分别与外侧钢筋焊网(4)和内侧钢筋焊网(5)焊接,形成空间钢筋笼并将保温板固定。轻钢立柱(7)采用单根钢管柱或组合管柱,间隔放置于保温板(2)和内侧钢筋焊网(5)之间,包裹在结构层混凝土(3) 之中。间隔排布的轻钢立柱(7)中最外侧的两根立柱的外表面凸出结构层混凝土(3)的侧面。保温板(2)两侧浇筑构造层混凝土(1)和结构层混凝土(3),形成预制的轻钢轻混凝土复合板。
如上所述的构造层混凝土(1),其特征在于,顶面和底面设置企口。
如上所述的结构层混凝土(3),其特征在于,高度小于保温板(2),使其包裹的轻钢立柱(7)的两端均伸出混凝土上下表面。
如上所述的外侧钢筋焊网(4)、内侧钢筋焊网(5),其特征在于:采用不小于直径3mm的钢筋焊接成等间距的单层网片。
多根轻钢立柱(7)侧面设置间隔排列的多根水平钢拉条(8),水平钢拉条与轻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轻钢立柱为单管柱或两管柱和四管柱。
进一步,轻钢立柱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B型,或者两个B型对称组合在一起。
一种装配式轻钢轻混凝土住宅体系,其特征在于:以如上所述的预制轻钢轻混凝土复合墙板作为竖向承重构件。相互垂直的复合墙板间连接处设置角柱,与复合墙板的轻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角柱截面形式为槽钢或角钢。复合墙板通过角柱相互连接后形成闭合的剪力墙体系。
进一步的,相互垂直的复合墙板也可通过相交处现浇混凝土来完成平面内的结构闭合和传力连续。
上下层的两块复合墙板的轻钢立柱位置一一对应,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U”型连接件与轻钢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或者采用条形连接件在钢柱的侧面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泽昌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宜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泽昌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宜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合竹空心梁柱构件
- 下一篇:柱脚结构及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