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连发hem-o-lok结扎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065.0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夏佳东;张其杰;宋宁宏;杨杰;王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佳东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杆 微创外科手术 手柄 结扎 装填 结扎钳 连发 血管 传送装置运动 传送装置 单向运动 结缔组织 施夹顶杆 施加装置 运动带动 常规的 功能位 卡齿 出血 节约 | ||
一种医用连发hem‑o‑lok结扎钳,主要用于微创外科手术中血管、结缔组织的结扎,包括手柄部分和钳杆部分,其中手柄部分设有前后两个功能位,分别起到钳夹和装填hem‑o‑lock夹的作用;钳杆部分除了常规的施加装置外,还包括hem‑o‑lock夹传送装置这一亮点,与施夹顶杆间存在单向运动卡齿,通过其运动带动传送装置运动,完成hem‑o‑lok夹的装填。本装置适用于微创外科手术,能够实现hem‑o‑lok夹连续结扎血管,钳杆360度旋转,操作简单可靠,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钳,具体是指一种医用连发hem-o-lok结扎钳,主要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中血管、结缔组织的结扎。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现如今已成为外科手术的主体,其中以腹腔镜手术最为常见,与开放手术相比,腔镜手术对手术视野的清晰度要求更高,而决定视野清晰度最主要的因素是出血,完全、及时的止血是视野清晰的保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使用hem-o-lok结扎钳均是单发的,使用一次后,需要将钳从腹腔中取出,手工装填hem-o-lok夹后,才能再次结扎。使用结扎钳前需充分暴露视野,找到出血点。对于出血量比较大、需要使用多个hem-o-lok夹的创面,其弊端就显现出来,由于两次钳夹之间间隔时间长,再次钳夹前手术视野已不清,需要再次吸尽出血后才能结扎,这无疑增加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而提高了手术风险。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0920190018.7 ,公开了“一种医用连发钛夹钳”结构:它主要由前手柄、后手柄、钳头、钛夹钉仓、钛夹推片、钛夹钉仓座、钛夹推杆和施加顶杆组成,实现全自动连发钛夹。其缺点是:1、钛夹存在容易出现松动、游离、过早脱落,干扰影响诊断准确性等弊端,使用越来越少;2、与钛夹相比,hem-o-lok夹体积更大,不规则,存在隆突、锁扣等精细结构,单纯将钛夹替换为hem-o-lok夹,无法达到相似效果;3、无法计算剩余钛夹的数量;4、该装置中多处使用弹簧,长期使用后,可能因弹簧弹性发生改变而影响使用效果。
中国发明专利号CN200910101281.9,公开了“医用连发钛夹钳”结构:它主要由前手柄、后手柄、钳头、钛夹钉仓、钛夹推片、钛夹钉仓座、钛夹推杆和施加顶杆组成,实现全自动连发钛夹。其缺点是:1、钛夹存在容易出现松动、游离、过早脱落,干扰影响诊断准确性等弊端,使用越来越少;2、与钛夹相比,hem-o-lok夹体积更大,不规则,存在隆突、锁扣等精细结构,单纯将钛夹替换为hem-o-lok夹,无法达到相似效果;3、无法计算剩余钛夹的数量;4、该装置中多处使用弹簧,长期使用后,可能因弹簧弹性发生改变而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医用连发hem-o-lok结扎钳,其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微创外科手术中hem-o-lok夹的连续结扎,明显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连发hem-o-lok结扎钳,包括手柄部分由前手柄和后手柄组成,钳杆部分包括顶杆、单向运动卡齿、传送带装置、可拆卸式hem-o-lok夹填装条、转轮、施夹杆、大小弧形滑块和钳头等,
手柄设有前后两个功能位,前手柄与“回”型顶板为一整体,顶杆通过卡块与“回”型顶板相连,顶杆穿过双轴圆板通过顶端的双孔圆板与施夹装置相连;
顶杆与传送带装置间存在单向运动卡齿,传送带装置上载有可拆卸式hem-o-lok夹填装条,近钳头处存在大小弧形滑块。
所述的施加装置包括施夹杆、转轴、双轴圆板和钳头,其中钳头处存在凹槽。
所述的可拆卸式hem-o-lok夹填装条,使用材质软,可弯曲,可磁力吸附在传送带装置上固定位置,其包括hem-o-lok夹固定挡板、hem-o-lok夹、单向运动卡齿、推杆和门销,hem-o-lok夹尾端有推片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佳东,未经夏佳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