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消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931.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森;陈祥节;邵卫东;邵志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明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8 | 分类号: | F01N3/08;F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废气管道 排气腔 清水 废气处理装置 消声装置 消声 本实用新型 传播方向 底端封闭 降低噪声 开口朝上 气泡振动 上升时 对撞 缓冲 减小 减振 滤波 排出 伸入 衰减 套在 筒状 消音 过滤 噪音 扩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消声结构,包括一端伸入水中的废气管道与设置在废气管道端部的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包括套在废气管道端部的外壳,所述外壳呈底端封闭的筒状,所述外壳与废气管道之间设置有截面呈U型的排气腔,将废气通入清水中,经过清水过滤后,噪音被滤波减振消音更加有效,而废气从废气管道中排出后能够沿着排气腔朝四周扩散,对废气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减少废气的压力大小,而利用U型结构能够使声音改变传播方向和衰减,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且排气腔的开口朝上,相比较于将废气朝下排出,避免了废气在通入清水中形成气泡并上升时相互之间出现对撞,使废气能够轻松通入到清水中,并减小气泡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消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64080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消音滤烟器,包括发动机废气排放管、套设于发动机废气排放管末端外部的过滤筒主体、位于过滤筒主体上方的净化气排出管组成 ;所述发动机废气排放管末端向下折弯形成一个平放的 U 形管,U 形管的上边设有一消音器,下边位于过滤筒主体底部并设有排气口 ;所述过滤筒主体内在筒高五分之三位置设有液体稳定网,液体稳定网下装有过滤液。先利用消音器减少了噪音,再利用过滤液二次削减噪音,并利用过滤液对排放气体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充分过滤,减少了污染排放,自动补液阀自动补给过滤液,液体稳定网防止液体喷溅流出,安全可靠,大大减少了发动机尾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宜推广。
但是废气在通入过滤液中时会对液体造成冲击,虽然过滤液在液体稳定网的作用下不会溅出,但是会发出较大的声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消声结构,具有减小废气通入液体内时所造成的声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消声结构,包括一端伸入水中的废气管道与设置在废气管道端部的消声装置,所述消声装置包括套在废气管道端部的外壳,所述外壳呈底端封闭的筒状,所述外壳与废气管道之间设置有截面呈U型的排气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废气通入清水中,经过清水过滤后,噪音被滤波减振消音更加有效,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能够被水有效吸收,达到净化废气的效果,而废气从废气管道中排出后能够沿着排气腔朝四周扩散,对废气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减少废气的压力大小,而利用U型结构能够使声音改变传播方向和衰减,以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且排气腔的开口朝上,相比较于将废气朝下排出,避免了废气在通入清水中形成气泡并上升时相互之间出现对撞,使废气能够轻松通入到清水中,并减小气泡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腔上方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若干孔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废气经过盖板上的孔道通入清水中时形成小气泡,相比较于大气泡,小气泡增大了单位废气与清水之间的交互面积,使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更易被水吸收,且小气泡上升比大气泡更慢、更平稳,从而使发出的声音更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与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圈导流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流圆角引导废气沿排气腔反向朝上排出,减少废气流动时对外壳内壁的冲击,从而降低废气与外壳因为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内侧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呈圆锥形且尖端朝向废气管道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废气从废气管道进入排气腔内时,利用分流件引导废气以圆锥的尖端为圆心朝四周均匀扩散,减少废气对外壳底部的冲击力,并避免废气在接触排气腔底部后反弹形成对流,从而减少气体之间相互冲击与摩擦而产生的噪音,同时废气朝四周均匀扩散能够使外壳内壁受力均匀,减少外壳在废气的冲击下产生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明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明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