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台微电脑检查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555.9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清;李武;喻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4 | 代理人: | 韩晓银 |
地址: | 610097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检查仪 基板 静态工作点 示波器模块 信号源模块 测试模块 频域 电台接口模块 可拆卸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 信号连接件 电台数据 模块获取 电台 插拔式 电连接 可拆装 失误率 竖直 独立性 自动化 采集 分析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台微电脑检查仪,包括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示波器模块、信号源模块、频域模块、电台接口模块、微电脑和竖直的检查仪基板,各模块与检查仪基板之间、微电脑与检查仪基板之间均为可拆卸式结构,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示波器模块、信号源模块、频域模块与微电脑之间均通过插拔式信号连接件电连接。该仪器利用微电脑采集各模块获取到的电台数据并进行分析,控制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失误率较低;微电脑与各模块分别位于检查仪基板的两侧,独立性较强,且可拆装,对各部分的维护都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电台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台微电脑检查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航空电台进行检查时,主要采用的是电台检查仪。现有的电台检查仪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改变电台状态,然后通过电台检查仪来检测电台的工作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显得非常麻烦,而且失误率较高,仪器的拆装维护也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台微电脑检查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台微电脑检查仪,包括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示波器模块、信号源模块、频域模块、电台接口模块、微电脑和竖直安装并带有提手的检查仪基板,所述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所述示波器模块、所述信号源模块和所述频域模块均与所述电台接口模块电连接,所述微电脑通过可拆卸式卡装结构卡装在所述检查仪基板的右侧,所述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所述示波器模块、所述信号源模块、所述频域模块和所述电台接口模块均通过可拆卸式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检查仪基板的左侧;
所述检查仪基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四个插拔式信号连接件,所述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所述示波器模块、所述信号源模块、所述频域模块各通过其中一个所述信号连接件与所述微电脑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位于所述检查仪基板的左右两侧。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检查仪基板的顶部固定有辅助加固板Ⅰ,且底部固定有辅助连加固板Ⅱ,所述提手连接在所述辅助加固板Ⅰ上。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卸式卡装结构包括两块微电脑卡板,两块所述微电脑卡板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检查仪基板垂直,并分别位于所述检查仪基板的顶部和底部,两块所述微电脑卡板与所述检查仪基板之间均通过销连接结构定位,顶部的微电脑卡板与所述辅助连加固板Ⅰ之间、底部的微电脑卡板与所述辅助连加固板Ⅱ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微电脑卡装在两块所述微电脑卡板之间。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微电脑卡板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沿左右方向布置的限位卡槽,所述微电脑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并与所述限位卡槽一一对应卡接的凸棱。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微电脑卡板通过微电脑压紧螺栓连接有微电脑压板,所述微电脑压板将所述微电脑压在两块所述微电脑卡板之间。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可拆卸式固定结构包括模块安装箱,所述模块安装箱与所述检查仪基板之间均通过销连接结构定位,所述模块安装箱的顶部与所述辅助连加固板Ⅰ之间、所述模块安装箱的底部与所述辅助连加固板Ⅱ之间均通过螺钉固定,所述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所述示波器模块、所述信号源模块、所述频域模块均通过模块压板压在所述模块安装箱内,所述模块压板与所述模块安装箱之间通过模块压紧螺栓固定,所述电台接口模块固定在所述模块安装箱的外顶部。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模块压板内侧设置有四个模块固定凸起,四个模块固定凸起分别将所述静态工作点测试模块、所述示波器模块、所述信号源模块和所述频域模块挤压固定。
作为本专利选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信号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为穿入所述模块安装箱内的模块信号接头和穿至所述检查仪基板右侧的微电脑信号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中云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