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创胸腰椎前路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41503.1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6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雁鸣;李兆鹏;姜新福;樊国平;徐秉智;李辉;于环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雁鸣;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 地址: | 101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件 锁紧旋钮 凹陷部 固定板 通孔 微创 胸腰椎前路板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胸腰椎 适配 锁紧 松动 穿过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胸腰椎前路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与锁紧旋钮;所述第一通孔供固定件穿过,所述锁紧旋钮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所述固定件固定后,旋转所述锁紧旋钮,使所述锁紧旋钮上除了所述凹陷部的部位与所述固定件接触,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不便、固定板容易出现松动和移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创胸腰椎前路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交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脊柱创伤和疾患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胸腰椎损伤患者所占比例较高。早期的前路固定存在生物力学性能欠佳、外形结构复杂和技术操作困难等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微创胸腰椎前路板,其通常包括一块固定板和若干个螺钉,固定板上设置有螺钉孔,螺钉穿在螺钉孔中。使用时,螺钉的前端与脊柱相固定后,螺钉的头部通过螺钉孔实现限位。
但现有技术在该微创胸腰椎前路板存在以下缺点,切口长、创伤大,对机体干扰大;安装复杂、程序繁琐、操作不方便;锥弓根钉帽突出椎旁明显、占据空间大、切迹高、对椎旁软组织包裹性差、刺激性强;而且使用时,随着人体的运动,螺钉容易出现松动乃至脱落,从而导致固定板出现松动或位移,造成对患者的损伤。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创胸腰椎前路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操作不便、固定板容易出现松动和移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胸腰椎前路板,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与锁紧旋钮;
所述第一通孔供固定件穿过,所述锁紧旋钮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
所述固定件固定后,旋转所述锁紧旋钮,使所述锁紧旋钮上除了所述凹陷部的部位与所述固定件接触,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旋钮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旋钮的头部呈凸轮状。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旋钮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至少四个,且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凹陷部的数量对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头部设置有用于锁紧所述固定板的锁紧纹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置为螺钉,所述螺钉的上部设置有用于锁紧时防止打滑的安装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钉设置为向心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持取的第三通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中心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创胸腰椎前路板具有如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雁鸣;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黄雁鸣;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锁定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