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臭污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332.2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东;苏婕;李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4;C02F11/06;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40006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污泥处理系统 搅拌桨 泥浆 本实用新型 除臭装置 搅拌桨叶 驱动机构 搅拌轴 砂水分离装置 污泥处理过程 活性炭吸附 脱水一体机 处理工艺 二次污染 罐体顶部 罐体内部 碱预处理 径向设置 泥浆过滤 湿式氧化 污泥浓缩 旋转搅拌 依次连通 脱水机 再利用 罐体 去除 配合 驱动 | ||
1.一种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砂水分离装置、泥浆除臭装置、泥浆碱预处理池、泥浆过滤池、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湿式氧化器和脱水机;
所述泥浆除臭装置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内部的搅拌桨和设置于罐体顶部用于驱动搅拌桨进行旋转搅拌的驱动机构;
所述搅拌桨包括与驱动机构配合的搅拌轴和径向设置于搅拌轴两侧的搅拌桨叶;所述搅拌桨叶上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包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包Ⅰ与搅拌桨叶以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包Ⅰ设置于搅拌桨叶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包Ⅰ包括带微孔的用于填充活性炭的金属笼体和与金属笼体为一体结构且相对设置的两个L型连接件;所述搅拌桨叶前后两侧沿纵向开设有与所述L型连接件配合的凹槽;所述搅拌桨叶上下两侧开设有限位销孔,用于在活性炭吸附包Ⅰ安装完成后放置限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壁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包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侧设有向罐体内部凸起的滤网罩;所述活性炭吸附包Ⅱ置于滤网罩内,所述通孔通过密封盖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上拱结构的滤网,所述砂水分离装置与滤网接触处开设有砂石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过滤池内倾斜设置有带吸附功能的过滤板,过滤时泥浆上进下出,过滤板上端部靠近过滤池进液口,过滤板下端部靠近过滤池排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黑臭污泥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包括滤板本体和可拆卸式设置于滤板本体上的竹炭纤维吸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远达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远达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3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污泥脱水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污泥调理破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