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1135.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邹恒;张萌;江丰;胡寅峰;李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宜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姚海波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无线通讯方式 堆肥监测 本实用新型 物联网数据 传输装置 覆盖布 肥堆 水分检测探针 温度检测探针 堆肥技术 发酵效果 基站连接 技术设计 通讯方式 终端连接 基站 遮盖 直观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宝堆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包括遮盖在肥堆上的覆盖布,本系统还包括埋于肥堆内或位于覆盖布形成的腔室内的传感器,在传感器上连接有一温度检测探针,在传感器上还连接有两根水分检测探针,所述的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或有线通讯方式与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的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基站连接,所述的基站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APP终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进一步提高发酵效果且更加直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秸宝堆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使用微秸宝设备进行有机肥生产,一个标准的肥堆占地宽4.5m,长20m,肥堆高度2m左右。肥堆顶部覆盖微秸宝专用的覆盖布料,这种布料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使发酵过程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目前的堆肥,其一般是通过人工经验进行温湿度的大致评估,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堆肥要求,但是,这种方式其对温湿度的监测和控制效果较差,导致堆肥发酵效果较差,其次,无数据显示,直观性差且不便于实时了解堆肥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发酵效果且更加直观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包括遮盖在肥堆上的覆盖布,本系统还包括埋于肥堆内或位于覆盖布形成的腔室内的传感器,在传感器上连接有一温度检测探针,在传感器上还连接有两根水分检测探针,所述的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或有线通讯方式与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连接,所述的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基站连接,所述的基站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APP终端连接。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上连接有TTL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和RS485通讯接口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APP终端包括手机和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物联网数据传输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或有线通讯方式连接有若干传感器。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覆盖布包括若干块相互平行的透气布料,在相邻的两块透气布料之间连接有一块不透气布料,所述的透气布料两侧和不透气布料的两侧相互拼接形成覆盖布。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透气布料宽度与不透气布料的宽度相等。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透气布料宽度与不透气布料的宽度不相等。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透气布料两侧和不透气布料的两侧分别通过缝制线连接。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透气布料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尼龙面料、空气净化膜和高分子尼龙面料,在尼龙面料内设有网状聚酯纤维结构。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不透气布料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尼龙面料层、TPU膜和高分子尼龙面料层。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空气净化膜上设有孔径为0.05~0.45μm的流通微孔。
在上述的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中,所述的流通微孔均匀分布。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微秸宝堆肥监测系统的优点在于:
1、设计的传感器协同传输和终端,其不仅可以实现温湿度的实时监测,而且还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堆肥情况,设计更加合理且进一步提高了堆肥发酵的效果,符合当前企业的堆肥施工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宜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宜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1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