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后轮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864.4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龙;霍向磊;李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天大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0 | 分类号: | B62M9/00;B62M7/0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4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右瓣 左瓣 后轮驱动结构 驱动电机 驱动后轮 驱动轮盘 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双瓣式结构 中央传动 齿轮圈 后轮轴 后轮组 抓地性 侧板 传动 胶圈 宽体 配装 受力 童车 串联 搭配 轮胎 学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后轮驱动结构,属于童车领域,包括驱动电机、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左右对称设置并通过后轮轴串联形成驱动后轮,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之间设置有驱动轮盘,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轮盘带动驱动后轮旋转,采用了中央传动的结构特点,使得受力较为集中,宽体轮胎降低了学习难度,具备良好的传动增益效果,并采用了新型的后轮组的结构形式,双瓣式结构更加科学,搭配齿轮圈具备更加良好的稳定性和抓地性,采用了侧板、中央板材和胶圈组成了实现了新的结构形式,新的结构形式配装更加科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童车装置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受力集中、稳定性高的后轮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童车一般都是采取一个侧部固定一个驱动轮盘并通过驱动链进行驱动,但是现有的童车往往都存在一个缺陷,即侧部发力,对于初次学习自行车的儿童而言需要一定的掌控力,容易发生倒伏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提及的现有的童车存在安全隐患,上手难度大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驱动结构,其保留了二轮驱动能力的同时又保留了中央驱动的性能结构简单高效。
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后轮驱动结构,其包括驱动电机、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左右对称设置并通过后轮轴串联形成驱动后轮,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之间设置有驱动轮盘,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轮盘带动驱动后轮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结构相同,后轮左瓣与后轮右瓣之间留有间隔空间,所述的驱动轮盘设置在间隔空间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连接驱动轮盘。
进一步的,所述的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的内边沿处都带有一圈齿结构,沿着齿结构向外延伸沿径向均匀布设有内凹的纹路结构。
进一步的,后轮左瓣和后轮右瓣都由侧端板、轮胎胶圈和中央固定盘组成,所述的中央固定盘带有一个外凸的外沿,中央固定盘同心固定在侧端板的中央处,所述的轮胎胶圈套箍在中央固定盘的外圈,轮胎胶圈与侧端板固定连接,轮胎胶圈的内沿通过卡具与中央固定盘的外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间隔空间的宽方向小于后轮左瓣或后轮右瓣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了中央传动的结构特点,使得受力较为集中,宽体轮胎降低了学习难度,具备良好的传动增益效果。
并采用了新型的后轮组的结构形式,双瓣式结构更加科学,搭配齿轮圈具备更加良好的稳定性和抓地性。
采用了侧板、中央板材和胶圈组成了实现了新的结构形式,新的结构形式配装更加科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图。
图中:驱动后轮1、传动链2、驱动电机3、后轮左瓣1a、后轮右瓣1b、侧端板A、圈齿结构B、中央固定盘C、轮胎胶圈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天大车业有限公司,未经邢台天大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动单车
- 下一篇:自行车链条驱动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