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制动灯开关及使用该汽车制动灯开关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370.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4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弟;梁庚法;杨林海;江学勇;金志攀;胡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44 | 分类号: | B60Q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制动灯开关 螺纹 汽车制动踏板 支架 底座 装配 本实用新型 连接固定 卡接板 限位板 装配孔 装配套 匹配 底座安装 螺纹连接 限位固定 安装槽 固定轴 对壳 焊盘 壳体 内壁 外壁 焊接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制动灯开关及使用该汽车制动灯开关的汽车,包括壳体、装配部和底座,底座安装在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上,装配部包括固定轴和装配套,装配套的外壁上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底座包括本体和限位板,本体与限位板的中部均设有装配孔,装配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和安装槽,第二螺纹与第一螺纹相匹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的设计,对壳体和装配部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汽车制动灯开关与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匹配设计,以使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汽车制动灯开关与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之间的连接固定,进而无需采用焊盘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方便了汽车制动灯开关的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灯开关及使用该汽车制动灯开关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快速普及,人们对汽车的认知程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驾驶操控性更好,行驶品质更优的汽车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目前汽车的制动系统对汽车安全性十分重要,在基础制动踏板支架上会安装一到两个制动灯开关,通过开关来给提供两个信号,一个信号是提供给汽车制动灯,以控制汽车制动灯的开关状态,另一个信号发送给电子控制单元,即给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提供巡航信号,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开关接通,通知ECU已经制动,松开变矩器锁止离合器,同时点亮汽车制动灯,以防止驱动轮制动抱死或发动机突然熄火的现象。
现有的汽车制动灯开关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焊盘焊接的方式进行汽车制动灯开关与车身之间的连接,进而导致汽车制动灯开关安装繁琐降低了安装效率,且不利于汽车制动灯开关的维修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汽车制动灯开关及使用该汽车制动灯开关的汽车。
一种汽车制动灯开关,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装配部和装配在所述装配部上的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上,所述装配部包括固定轴和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的装配套,所述固定轴和所述装配套的末端均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装配套的外壁上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底座包括本体和与所述本体连接的限位板,所述本体与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均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螺纹和与所述第二螺纹相邻设置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一螺纹相匹配,所述第二螺纹用于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装配套之间的限位装配。
上述汽车制动灯开关,通过所述底座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壳体和所述装配部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提高了所述汽车制动灯开关与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的匹配设计,以使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所述汽车制动灯开关与汽车制动踏板支架之间的连接固定,进而无需采用焊盘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方便了所述汽车制动灯开关的安装,且方便了所述汽车制动灯开关的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所述装配套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采用锥台形结构,所述加强筋的底部与所述壳体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背向所述装配部的一端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用于所述汽车制动灯开关的信号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壁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所述本体的外壁并背向所述本体进行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朝向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本体均采用圆柱形结构,且所述限位板的半径大于所述本体的半径,所述壳体的半径大于所述限位板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减重槽和注塑槽,所述减重槽和所述注塑槽均朝向所述本体的内部凹陷。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的弧长小于所述装配孔横截面周长的四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3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组合尾灯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制动总成及制动信号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