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泊辅助动力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0218.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朋;白勇;毕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21/20 | 分类号: | B63B21/20;B63B2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胡珣燕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泊 缆索 系泊柱 船舶 侧部设置 码头 动力定位系统 辅助定位系统 锚泊辅助动力 本实用新型 定位系统 间隔设置 有效减少 船艏 前向 同侧 并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泊辅助定位系统,特点是包括码头和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码头上自前向后并列间隔设置有第一系泊柱、第二系泊柱、第三系泊柱和第四系泊柱,船舶的船艏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系泊点,船舶的船尾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系泊点,第一系泊点与第二系泊点位于同侧,第一系泊点与第一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系泊缆索,第一系泊点与第二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二系泊缆索,第二系泊点与第三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三系泊缆索,第二系泊点与第四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四系泊缆索。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且能够有效减少船舶在靠泊过程中与码头发生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定位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动力定位船舶在靠泊状态下的锚泊辅助动力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动力定位船舶的定位主要依靠其上安装的动力定位系统,动力定位系统主要包括主推进器、舵和侧推器,通过三者联合作用,使动力定位船舶自身的水平三自由度保持在预定的目标位置。一般情况下,动力定位船舶会受到风浪流等干扰力的联合作用,其中缓慢变化的水流作用力,风力以及二阶波浪力使船舶产生低频运动,一阶波浪力使船产生高频运动,由于后者以较高的频率周期性地变化,仅仅依靠动力定位系统难以消除这部分运动,使得定位不稳定。由此可见,动力定位船舶在靠泊时,仅仅依靠其上的动力定位系统是不够的,通常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锚泊系统进行辅助定位。
传统的用于船舶在靠泊状态下的锚泊系统通常是在船体上系设一系泊缆索,通过该系泊缆索系在码头上设置的系泊柱上,实现在靠泊状态下的辅助定位,在此种情况下,动力定位船舶与码头、系泊缆索和水体等组成了复杂的弹性结构体系,其中系泊缆索的张力与动力定位船舶的运动紧密相联,在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下,由于系泊缆索施加的强制约束,形成了环境-船舶-系泊缆索-码头的复杂耦合响应在此期间,船舶会与码头发生周期性的碰撞,如果撞击载荷过大,将会导致船体及码头的剧烈振动,严重影响船舶结构的安全,可见常规结构的锚泊系统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稳定且能够有效减少船舶在靠泊过程中与码头发生碰撞的锚泊辅助动力定位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锚泊辅助定位系统,包括码头和安装有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所述的码头上自前向后并列间隔设置有第一系泊柱、第二系泊柱、第三系泊柱和第四系泊柱,所述的船舶的船艏的侧部设置有第一系泊点,所述的船舶的船尾的侧部设置有第二系泊点,所述的第一系泊点与所述的第二系泊点位于同侧,所述的第一系泊点与所述的第一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系泊缆索,所述的第一系泊缆索的两端分别系设在所述的第一系泊点和所述的第一系泊柱上,所述的第一系泊点与所述的第二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二系泊缆索,所述的第二系泊缆索的两端分别系设在所述的第一系泊点和所述的第二系泊柱上,所述的第二系泊点与所述的第三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三系泊缆索,所述的第三系泊缆索的两端分别系设在所述的第二系泊点和所述的第三系泊柱上,所述的第二系泊点与所述的第四系泊柱之间设置有第四系泊缆索,所述的第四系泊缆索的两端分别系设在所述的第二系泊点和所述的第四系泊柱上。
所述的第一系泊缆索和所述的第四系泊缆索程镜像对称分布。这样能对船舶的艏尾方向的纵荡同时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
所述的第二系泊缆索和所述的第三系泊缆索呈镜像对称分布。这样能在靠近船艏和船尾的位置辅助限制船舶纵荡,同时也可以限制船舶的横荡,从而对保证船体与码头之间的平行起到较好的作用。
所述的第一系泊缆索、第二系泊缆索、第三系泊缆索和第四系泊缆索均为钢缆。常规选用钢缆,较为经济。
所述的钢缆的直径为38mm。考虑到人工盘绕中允许的最大缆绳直径,系泊缆索选用钢缆,选取其直径为38mm最为适当。
所述的第一系泊缆索、第二系泊缆索、第三系泊缆索和第四系泊缆索均为纤维缆索。纤维缆索质量轻、延展性好且不易断裂,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02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辅助船舶动力定位的单点锚泊系统
- 下一篇:漂浮式浮岛的系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