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37707.8 | 申请日: | 2018-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0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庐江县盛林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59/10 | 分类号: | F02M59/10;F02M59/44;H02K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58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机 泵体 汽缸 转子 便于安装 定子绕组 定子铁芯 散热管道 油泵体 转轮盘 转轴 有效接触面积 本实用新型 回形散热管 对立设置 固定设置 两端固定 孔道处 内表面 转换 散热 泵座 冷媒 联通 流转 内壁 气缸 连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泵座,所述泵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对立设置有一对定子绕组,连个所述定子绕组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发电机内部联通两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发电机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转轮盘,所述转轴贯穿过所述转子、转轮盘的中心;通过将散热管道连通发电机与汽缸,使得来自发电机的热量可以作用于气缸之中,使两者之间的能量得到转换,避免了能量的损失;回形散热管的设计,增加了散热的有效接触面积;孔道处散热管道的倾斜设计,便于两种物理冷媒在发电机与汽缸之间的流转和转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
背景技术
油泵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和单体式三大类。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喷油泵的关键零件是柱塞,柱塞身上有一道倾斜槽,柱塞套上有小孔称为吸入口,这个吸入口充满着柴油,当柱塞倾斜槽对着吸入口时,柴油进入柱塞套内,柱塞被凸轮轴顶至一定高度时,柱塞倾斜槽与吸入口错开,吸入口被封闭,使柴油既不能吸入也不能被压出,柱塞继续上升时压迫柴油,柴油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顶开单向阀蜂拥而出进入喷油嘴,再从喷油嘴进入气缸燃烧室。柱塞每次排出一定量的柴油,只有一部分喷入气缸,其余部分则由回油孔泄走,并利用增减泄走的回油量来调节喷油量。
现有的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为了避免热能对机器的影响会给油泵增加散热装置,将这些热能释放,但是释放出去的热能同样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以利用会造成能量的损失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为了避免热能对机器的影响会给油泵增加散热装置,将这些热能释放,但是释放出去的热能同样是一种能量,如果不加以利用会造成能量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油泵体,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泵座,所述泵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上对立设置有一对定子绕组,连个所述定子绕组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发电机内部联通两端固定设置有转轴,所述发电机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转轮盘,所述转轴贯穿过所述转子、转轮盘的中心,所述转轮盘的两端位于所述发电机的内壁对称设置有孔道一和孔道二,所述转轮盘与所述转子之间设置有回形散热管,所述回形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孔道一、孔道二相连,且所述回形散热管的下方环绕设置有隔热箱,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汽缸,所述汽缸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气缸分区。
优选的,所述回形散热管的下方设置有隔热箱,且所述回形散热管的下方一部分位于隔热箱内。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一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孔道一和孔道二。
优选的,所述回形散热管与所述孔道一相连的一端向右下方倾斜,倾斜角度为15°,所述回形散热管与所述孔道二相连的一端向右上方倾斜,倾斜角度为15°。
优选的,所述汽缸的内部靠近所述发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气缸分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散热管道连通发电机与汽缸,使得来自发电机的热量可以作用于气缸之中,使两者之间的能量得到转换,避免了能量的损失。
(2)回形散热管的设计,增加了散热的有效接触面积;孔道处散热管道的倾斜设计,便于两种物理冷媒在发电机与汽缸之间的流转和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庐江县盛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庐江县盛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77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