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958.4 | 申请日: | 2018-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3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斌斌;甘书峰;白天天;宋刚;刘春太;曹伟;肖梦君;田晟;赵灿;李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7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型腔 下模组件 定模板 动模板 浇口套 上模板 热塑性聚合物 注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 上模组件 注胶通道 推动件 下模板 底面 腔板 微孔发泡材料 可拆卸连接 材料注射 底面垂直 泡孔结构 溶解气体 优化材料 板板体 贯通孔 芯间隙 中心处 板体 顶面 通孔 预设 填充 连通 穿过 压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上、下模组件之间的模具型腔,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定模板和浇口套,上模板和定模板连接,浇口套安装于上模板与定模板板体上预设的中心贯通孔内,浇口套内设有注胶通道,注胶通道与模具型腔连通;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动模板、型腔板、型芯和直线推动件,动模板底面与下模板连接、顶面与型腔板底面可拆卸连接,型腔板板体中心处设有与型芯间隙配合的通孔,直线推动件穿过动模板并与型芯底面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对模具型腔的厚度进行压缩,使得材料注射填充过程中再次溶解气体,进而优化材料中的泡孔结构并提高SCF微孔发泡材料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模具领域,涉及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模具,尤其涉及热塑性聚合物的常规注射成型以及热塑性聚合物的SCF微孔发泡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正面临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注射成型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 SCF)微孔发泡材料中大量微小泡孔的存在能够减少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消耗的能源,同时其中的微米尺度泡孔的存在可以起到钝化裂纹尖端的效果。
在传统的注射成型SCF微孔发泡工艺过程中,泡孔的形核与长大发生在充填与冷却过程。充填过程形成的泡核随着充填过程长大,这些泡孔在充填过程中经历强烈的剪切与拉伸作用,逐渐被拉伸变形,相邻的泡孔发生破裂。而随后进入型腔的混合体系由于压力降的减小,成核速率降低,形成的泡核数量低并且与最初进入型腔形成的早起泡孔经历的剪切历史不同。最后在冷却固化阶段由于熔体收缩形成的泡孔并不会经历充填过程的剪切历史。综合以上原因,先后形成的泡核在不同的剪切与热历史作用下,在型腔中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泡孔结构,这就造成了最终SCF微孔发泡的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模具,可以用于热塑性聚合物的常规注射成型以及热塑性聚合物的SCF微孔发泡成型,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对模具型腔厚度的调整,使得材料注射填充过程中再次溶解气体,进而优化材料中的泡孔结构并提高SCF微孔发泡材料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塑性聚合物的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上、下模组件之间的模具型腔,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定模板和浇口套,上模板和定模板连接,浇口套安装于上模板与定模板板体上预设的中心贯通孔内,浇口套内设有注胶通道,注胶通道与模具型腔连通;
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动模板、型腔板、型芯和直线推动件,动模板底面与下模板连接、顶面与型腔板底面可拆卸连接,型腔板板体中心处设有与型芯间隙配合的通孔,直线推动件穿过动模板并与型芯底面垂直连接;
所述模具型腔由型芯顶面、型腔板通孔的孔壁和定模板底面围成。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底面两端与下模板上的两模脚连接,两模脚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和推板,推杆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直线推动件为安装于安装孔内的推杆,推杆一端与推板接触、另一端贯穿动模板后与型芯底面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下模板、动模板、推板和推杆固定板上的导向孔,导向孔内设有导向杆,导向杆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推杆固定板和动模板。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和型腔板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动模板顶面四个边角处均设有第一凹槽,型腔板底面对应第一凹槽处设有第二凹槽,缓冲弹簧两端分别顶触相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槽面。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和型腔板之间还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动模板的第一凹槽槽面设有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壁设有内螺纹;型腔板顶面对应第二凹槽处设有第二沉孔,螺纹连接件顺次穿过第二沉孔和第二凹槽后与第一沉孔螺纹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螺纹连接件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9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编号的精密注塑模具
- 下一篇:仿藤塑料椅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