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338.0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麦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赛普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涂层 保护层 内侧壁 隔膜 软包锂离子电池 离子通 膜本体 折叠式 本实用新型 抗氧剂层 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隔膜 锂离子电池 安全事故 热稳定性 离子能 耐受 脱离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膜本体和保护层,所述膜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与所述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涂层的内侧壁开设有离子通孔,所述陶瓷涂层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侧壁设置有抗氧剂层,所述抗氧剂层与所述保护层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通过设置陶瓷涂层和离子通孔,陶瓷涂层具有热稳定性,离子通孔使离子能通过隔膜,使锂离子电池隔膜能够耐受高温,通过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在陶瓷涂层的内侧壁上,当陶瓷涂层发生脱离时,电解液经过保护层,保护层吸收电解液内的物质,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有的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合物做为内芯,其不具备散热效果,且容量密度不高,打包工艺相对简单,且隔膜组装进电池内部后,涂层非常容易脱落,造成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合物做为内芯,其不具备散热效果,且容量密度不高,打包工艺相对简单,且隔膜组装进电池内部后,涂层非常脱落,失去其原有提供的机械性能和加快对电极的侵蚀,造成操作安全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包括膜本体和保护层,所述膜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与所述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陶瓷涂层的内侧壁开设有离子通孔,所述陶瓷涂层的内侧壁设置有所述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内侧壁设置有抗氧剂层,所述抗氧剂层与所述保护层固定连接,所述抗氧剂层的左侧壁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与所述抗氧剂层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左侧壁设置有聚烯烃层,所述聚烯烃层与所述隔热层固定连接,所述聚烯烃层的左侧壁设置有纤维丝层,所述纤维丝层与所述聚烯烃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陶瓷涂层的内侧壁开设有所述离子通孔,且所述离子通孔的长度与所述陶瓷涂层的直径一致。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共设置有两层,且直径均为四十微米。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层的层厚为二十微米。
优选的,所述纤维丝层的直径为二十微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软包锂离子电池隔膜,通过设置陶瓷涂层和离子通孔,陶瓷涂层具有热稳定性,离子通孔使离子能通过隔膜,使锂离子电池隔膜本体能够耐受高温,通过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在陶瓷涂层的内侧壁上,当陶瓷涂层发生脱离时,电解液经过保护层,保护层吸收电解液内的物质,及内测结构层耐热抗氧化,并提供一定的机械性能,保护电极不受伤害,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膜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本体、11-陶瓷涂层、12-离子通孔、2-保护层、21-抗氧剂层、22-隔热层、23-聚烯烃层、24-纤维丝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赛普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赛普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颜色标识涂层的陶瓷隔膜
- 下一篇:中部快速定位式高强度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