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270.6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茂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31510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作头 连接杆 上颌窦 粘膜 剥离 器械 本实用新型 手柄 水压法 机械剥离 牙齿种植 中心处 平滑 左端 成功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所述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为一套四件,每件分别包括手柄、连接杆A、连接杆B、工作头A和工作头B,所述工作头A和工作头B为外缘平滑的圆盘,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后端相连,每套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的四件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分别与四件所述工作头A底部的左端、右端、前端或后端相连,所述连接杆B的前端与所述工作头B底部的中心处相连。本实用新型在水压法剥离上颌窦粘膜之前先进行机械剥离,可以有效提高水压法提升上颌窦粘膜的成功率,提升骨高度,满足牙齿种植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
背景技术
牙齿缺失后常伴随压槽骨的吸收,上颌后牙区骨质较为疏松,拔牙牙槽骨吸收更为迅速,牙科种植时上颌后牙区有时会由于骨高度的不足而施行上颌窦提升术,上颌窦提升分为上颌窦外提升和上颌窦内提升,上颌窦外提升视野清楚,增加的骨高度较多,但创伤较大,术后反应明显,水压法是上颌窦内提升的一种,但如果熟练应用,也可提升7-8mm的骨高度,从而达到类似外提升的效果。
但常规水压法提升上颌窦,是在完成钻孔暴露出上颌窦粘膜时,直接用硅胶嘴堵住孔口,以注射器缓慢注射生理盐水,以此剥离上颌窦粘膜和皮质骨板,此时生理盐水推上颌窦粘膜的作用面积为最终扩孔钻的直径,一般为4-5mm,由于上颌窦粘膜厚度只有0.3-0.8mm,而且部分患者的上颌窦粘膜与皮质骨结合紧密,且弹性较差,所以有时会出现水压法无法剥离或水压过大导致上颌窦粘膜破裂,一旦上颌窦粘膜破裂,则只能中止手术或改用上颌窦外提升。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上颌窦粘膜剥离设备,在水压法剥离上颌窦粘膜之前先进行机械剥离,可以有效提高水压法提升上颌窦粘膜的成功率,提升骨高度,满足牙齿种植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用以解决现有水压法剥离上颌窦粘膜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所述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为一套四件,每件分别包括手柄、连接杆A、连接杆B、工作头A和工作头B,所述工作头A和工作头B为外缘平滑的圆盘,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后端相连,每套剥离上颌窦粘膜的器械的四件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分别与四件所述工作头A底部的左端、右端、前端或后端偏心相连,所述连接杆B的前端与所述工作头B底部的中心处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直段和过渡段,所述直段和过渡段一体成型,所述直段和过渡段之间的角度为135°,所述直段的两端为圆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上设置有15mm长的刻度区,所述刻度区设置方式为每1mm为1个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头A的直径为3.8mm,上端面呈斜坡状,最厚处的厚度为0.5mm,最薄处的厚度为0.1mm,坡角为5°,所述连接杆A的前端与工作头A最厚处的底部边缘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头B的直径为3.8mm,中心处厚度为0.3mm,边缘处的厚度为0.1mm,边缘处至中心处的坡角为5°;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A和连接杆B的直径为1.8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过渡段的直径为3mm,所述手柄直段的直径为11.2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连接杆A、连接杆B、工作头A和工作头B的材质为纯钛金属、钛合金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茂,未经徐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