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093.1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淦;叶勇;方兴;朱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泛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黄少波;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筒 上座 底座 水体循环 浮筒 水体 本实用新型 微孔曝气器 增氧装置 压水板 电机 开口 承载 氧传质效率 底部连接 供气管路 快速恢复 内部连通 生态功能 输出轴端 水体增氧 搅拌桨 进水口 内固定 扬水板 充氧 气泵 伸入 微孔 周圈 需求量 湖泊 体内 净化 水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座、升降筒以及底座;底座与升降筒的底部连接,底座内固定有微孔曝气器,且于底座的周边开设有与升降筒内部连通的进水口;升降筒的顶端沿开口周圈固定有扬水板,上座的底部设有压水板,且压水板位于升降筒开口的正上方,上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以及与微孔曝气器通过供气管路连接的气泵,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伸入升降筒内部的搅拌桨;上座通过浮筒承载于水体上方,升降筒通过浮筒承载于水体内。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湖泊、水库等水体增氧,根据不同水体对氧需求量的不同,通过水体循环及微孔底曝充氧,具有的高效氧传质效率特点,可使水体快速恢复其自然净化生态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水环境治理中的曝气增氧工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湖泊与水库等地表水污染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问题和治理难题。景观水体、湖泊及水库等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水体,具有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加上外源污染,极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黑臭现象。通过曝气增氧技术提高水体溶解氧来恢复水体环境并处理水中污染物是水环境治理中最常见的方式。
目前在地表水环境治理曝气增氧技术中,多数采用喷水式、叶轮式、水车式等增氧设备技术,上述技术基本为对表层或浅层水体的曝气,且属于表面曝气设备类型,氧转移效率较低,无法高效满足对深水或特定区域氧匮乏的弥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结合水体循环和微孔曝气强化增氧技术,实现受损水体溶氧快速恢复。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水体循环强化增氧装置,包括自上而下布置的上座、升降筒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与升降筒的底部连接,底座内固定有微孔曝气器,且于底座的周边开设有与升降筒内部连通的进水口;所述升降筒的顶端沿开口周圈固定有扬水板,所述上座的底部设有压水板,且所述压水板位于升降筒开口的正上方,所述上座的顶部固定有电机以及与微孔曝气器通过供气管路连接的气泵,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伸入升降筒内部的搅拌桨;所述上座通过浮筒承载于水体上方,所述升降筒通过浮筒承载于水体内。
进一步,所述上座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给电机及气泵供电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进一步,所述底座内安置有沉箱,所述微孔曝气器固定于沉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补充了常规地表水环境治理曝气增氧技术的不足,结合水体循环和微孔曝气强化增氧技术,即基于升降筒内的搅拌桨实现底层与上层水体高流量的传输交换,同时通过扬水板及压水板的配合,将提升的水以射流的方式抛向四周,扩大充氧服务范围,促进了整个水体水流的循环与更新,同时将高氧转移效率的微孔曝气器置于升降筒下方的底座内,用于水体溶解氧匮乏的补充,加快水体溶氧恢复。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合提高湖泊、水库深层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根据不同水体对氧需求量的不同,通过水体循环及微孔底曝充氧,具有的高效氧传质效率,可使水体快速恢复其自然净化生态功能,具有节能、便捷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微孔曝气器;12-沉箱;13-气泵;14-供气管路;21-搅拌桨;22-升降筒;23-浮筒;24-固定杆;25-电机;26-扬水板;27-进水口;28-底座; 29-压水板;30-上座;3-太阳能发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泛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泛湖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