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6059.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02;B32B27/06;B32B27/40;B32B33/00;B32B5/02;B32B3/08;B32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398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鞋垫 鞋垫本体 鞋垫表面 减震 底部结构 三层结构 舒适鞋垫 中层结构 纳米竹炭纤维 鞋垫本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 酸痛 防滑结构 缓冲减震 脚掌中心 前脚掌区 足部压力 高弹力 后脚跟 缓冲垫 慢回弹 上表面 吸震片 网格 脚部 足部 面料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表面分为前脚掌区、后脚跟区和脚掌中心,所述鞋垫本体为三层结构相结合而成,且三层结构分别为鞋垫表面结构、鞋垫中层结构和鞋垫底部结构,所述鞋垫表面结构上表面边沿设有防滑曲线,所述鞋垫底部结构底部设有防滑网格。本实用通过采用舒适的纳米竹炭纤维面料为鞋垫表面结构,结合具有高弹力效果的鞋垫中层结构配合慢回弹吸震片和缓冲垫以及鞋垫本体上下面皆设有的防滑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做到人们在走时对足部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减缓足部压力和防滑的效果,还能够给人带来穿着舒适的感受,使其达到长时间行走也不会产生脚部酸痛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与鞋子之间的合作是永远分不开的,鞋垫在鞋子内能够起到保护足部给足部在行走时带来缓冲减轻足部震动给足部带来舒适感的作用,而现在市面上的鞋垫都是采用普通的泡棉材质上面粘贴一层纱棉布制作而成的,不仅没有很好的弹性用于减缓行走时脚部带来的震动,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人体脚部在行走时出汗便会出现袜子与鞋垫上表面打滑,足部在鞋内不稳,若是在跑步运动时还会致人摔跤、滑倒等事故,此外现有的鞋垫下底面与鞋内连接面之间没有防滑设计,当人们跑步时时常会出现鞋垫脱出(及时漏出鞋子)的现象,不仅不美观而且还会导致人的脚部扭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可以有效的做到人们在走时对足部起到缓冲减震、减缓足部压力和防滑的效果,还能够给人带来穿着舒适的感受,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表面分为前脚掌区、后脚跟区和脚掌中心,所述鞋垫本体为三层结构相结合而成,且三层结构分别为鞋垫表面结构、鞋垫中层结构和鞋垫底部结构,所述鞋垫表面结构上表面边沿设有防滑曲线,所述鞋垫底部结构底部设有防滑网格。
优选的,所述鞋垫表面结构和鞋垫底部结构均采用纳米竹炭纤维面料制成,所述鞋垫中层结构为高弹力PU发泡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鞋垫中层结构与鞋垫底部结构之间设有慢回弹吸震片和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硬质缓冲棉制成。
优选的,所述慢回弹吸震片设有两块,且分别设于前脚掌区和后脚跟区,所述缓冲垫设于脚掌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为半月型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舒适的纳米竹炭纤维面料为鞋垫表面结构,结合具有高弹力效果的鞋垫中层结构配合慢回弹吸震片和缓冲垫以及鞋垫本体上下面皆设有的防滑结构,不仅可以有效的做到人们在走时对足部起到很好的缓冲减震、减缓足部压力和防滑的效果,还能够给人带来穿着舒适的感受,使其达到长时间行走也不会产生脚部酸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防滑舒适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表面分为前脚掌区、后脚跟区和脚掌中心,所述鞋垫本体为三层结构相结合而成,且三层结构分别为鞋垫表面结构、鞋垫中层结构和鞋垫底部结构,所述鞋垫表面结构上表面边沿设有防滑曲线,所述鞋垫底部结构底部设有防滑网格。
进一步的,所述鞋垫表面结构和鞋垫底部结构均采用纳米竹炭纤维面料制成,所述鞋垫中层结构为高弹力PU发泡材料制成。该设计方案使鞋垫本体具有透气、穿着舒适和吸汗的效果,还具有制作成本低的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顺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6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