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5650.8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新;郭文;陈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地址: | 5166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散膜 油墨层 遮光片 涂覆 本实用新型 背光结构 粘接剂层 粘接剂 遮蔽 遮光 粘贴 背光 扩散膜表面 自动化生产 结构功能 涂覆油墨 中间开口 胶水 边缘处 正反面 冲切 基底 胶架 排废 贴覆 整合 油墨 印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在扩散膜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处均涂有油墨层,在所述油墨层上涂覆有粘接剂层。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考虑以扩散膜为基底,在扩散膜表面印刷或涂覆油墨层遮蔽,然后在油墨层上方涂覆粘接剂层(如胶水)起粘贴作用,这样的结构功能就完全包括了扩散膜和遮光片的作用,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背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及背光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导光板上方有增光膜(单独一张或者多张,扩散膜、增光膜),增光膜上方是遮光片,遮光片贴在增光膜和胶架上面;同时由于遮光片材料冲切要去掉中间VA开窗部分,导致遮光片材料排废占的比例大,成本高;并且现代社会人力成本日益上升,自动化已成为制造业选用的趋势,因此在背光结构中要尽量减少人工操作,要进行整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带遮光的扩散膜,在扩散膜正反面靠近其边缘处均涂有油墨层,在所述油墨层上涂覆有粘接剂层。本实用新型因为可以考虑以扩散膜为基底,在扩散膜表面印刷或涂覆油墨层遮蔽,然后在油墨层上方涂覆粘接剂层(如胶水)起粘贴作用,这样的结构功能就完全包括了扩散膜和遮光片的作用,代替了通常采用人工在扩散膜上粘贴遮光片且在扩散膜中间区域裁切粘贴的遮光片,导致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降低,同时将扩散膜和遮光片功能整合在一张膜片上,减少人工贴覆动作,提升自动化导入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以扩散膜为基材,上下表面边缘区域涂覆油墨层定义背光VA区,油墨优选黑色,扩扫描正反面涂覆的油墨可以颜色相同也可以不同,扩散膜正面靠近LCD玻璃一面的油墨通常选择黑色的,扩散膜反面靠近导光板一侧可以选择黑色、白色、银色等,且扩散膜反面涂覆的油墨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亮度要求高时,可以将LED端靠近光源一面的油墨采用白色或者银色等高反射率的油墨,有利于背光亮度提升;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
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剂层的宽度要比所述油墨层的宽度短至少0.2mm。在油墨层上在涂覆粘接剂层(胶水层),胶水通常不能超出油墨定义的背光VA区;优化的设计是相对内缩0.2mm以上,空间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
作为优选,所述扩散膜外侧壁均涂覆有所述油墨层。若扩散膜外侧壁露出的光线影响到光线效果的话,可以将外侧壁也用油墨层覆盖住,尤其选用黑色的油墨。
作为优选,在涂覆所述油墨层区域的所述扩散膜上设有局部通孔或缺口,所述粘接剂层贯穿所述通孔或缺口。在空间允许时,在扩散膜涂覆油墨层的区域范围内做若干局部通孔或者缺口,使扩散膜正反面的粘接剂层的粘接剂粘贴在一起,粘接剂(胶水)的增加,提升了粘贴牢固性,粘贴LCD玻璃和胶架更加稳固。
一种背光结构,包括权利要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扩散膜、LCD玻璃、导光板、胶架以及LED,所述扩散膜的正面通过粘接剂层固定粘贴在所述LCD玻璃上,所述扩散膜的反面通过粘接剂粘贴在所述胶架或所述胶架和所述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内,所述LED固定装置在所述胶架的一端。该扩散膜结构相当于以扩散膜作为遮光片的基材层,扩散膜正反两面涂覆油墨和粘接剂,油墨用于遮蔽光线定义背光VA区,粘接剂用于粘贴胶架和上面LCD玻璃;这种方式就将普通背光结构中的扩散膜和遮光片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贴覆动作,更加利于自动化生产,而且涂覆粘接剂不会有遮光片冲切时中间开口VA区排废问题,成本更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56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构建环形凹槽的场局域增强器件
- 下一篇:一种微珠暴露型炫彩反光蓄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