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极推手竞训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4416.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涛;尹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成华区楷杰承宗太极传习馆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手 站台 太极 台面 云台 健身器械 本实用新型 体育产业化 传统武术 核心问题 技术支持 斜面过渡 有效解决 圆弧结构 字型结构 可操作 凸出的 外边缘 圆弧面 固置 连结 器械 填补 侧面 竞技 发放 教学 展示 交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极推手竞训云台,呈“工”字型结构,由纵向站台和与纵向站台两端固置为一体的横向站台构成,所述纵向站台中部两侧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台,所述横向站台台面外边缘呈圆弧结构;纵向站台和横向站台的台面与侧面之间均通过圆弧面或斜面过渡连结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极推手竞训云台,能够充分展现“守桩”、“拔根”、“发放”等功力技术,且易于判断胜负,为太极推手教学、训练、竞技提供了竞训平台,填补了太极推手器械方面的空白,有效解决了限制太极推手功力发展核心问题,为太极推手参与奥运会交流提供可操作的技术支持,也为对抗性传统武术项目进入体育产业化领域提供了合理的竞训展示健身器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太极拳与太极推手教学、训练、竞赛和交流中使用的太极推手竞训云台。
背景技术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揉手、擖手,是一种双人徒手对抗练习方式,太极推手与太极拳类似,均讲究掤、捊、挤、按,其核心在对四者的融会贯通并形成功力,这里的“功”是指运动员在太极推手进攻或防守运动过程保持稳定不动,可以展示太极“根、桩、步、架”稳定功夫层次技能,在太极推手竞赛中表现较为突出。
目前,体现太极推手守桩、拔根、发放技术的训练和比赛是在平地上进行,由于没有相应的竞赛、训练器械,使得许多太极功力技术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且容易产生伤害对方的“顶蛮力”现象,运动员受伤安全风险极大,同时使得观赏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缺少太极推手在教学、训练、竞赛和交流中使用的竞训器械的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太极推手竞训云台,能够实现教学、训练、竞赛和交流中守桩、拔根、发放三位一体,从而使太极功力技术得到充分展示和发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极推手竞训云台,呈“工”字型结构,由纵向站台和与纵向站台两端固置为一体的横向站台构成,所述纵向站台中部两侧为向外凸出的圆弧台,所述横向站台台面外边缘呈圆弧结构。
上述太极推手竞训云台,所述纵向站台两端分别与横向站台中部连接,使横向站台相对于纵向站台呈对称性分布,以增加云台的稳定性,并便于运动员脚位置的调节。
上述太极推手竞训云台,所述纵向站台和横向站台的台面与侧面之间均通过圆弧面或斜面过渡连结在一起,从而避免运动员在运动下滑过程中磕伤或刮伤。
上述太极推手竞训云台,为了满足太极推手教学、训练和竞赛中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使用要求,“工”字型云台沿纵向站台轴向的总长度l 为1.96~2.16m,沿垂直于纵向站台轴向的宽度a为0.85~1.05m,垂直于纵向站台台面方向的高度h为0.05~0.06m。其中,纵向站台台面宽度d 为0.12~0.32m,中部两圆弧台台面之间最宽部位的宽度e为0.36~0.56m;所述横向站台台面圆弧顶点到底边的距离c为0.1~0.3m。
上述太极推手竞训云台,所述云台材质为木质材料、塑料或橡胶。纵向站台和横向站台可以设计为空心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实心结构,只要确保云台方便移动即可。为了确保云台与安放位置的牢固性,可以将云台与安放位置的接触面设计为具有较大摩擦系数的粗糙面,也可以通过粘结性材料、螺栓、磁性件等将云台固定在安放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极推手竞训云台的使用方法:将太极推手竞训云台放置于地面上,并确保云台固定不动。对抗的两个运动员站在云台上,一只脚位于纵向站台设计圆弧台的中部位置,另一只脚位于纵向站台与横向站台台面交接的位置,对抗的两个运动员在云台上完成“守桩”、“拔根”、“发放”等功力技术:
1、守桩,运动员调整站姿,使两脚位于云台台面内,在受到外力的推、拉、拔等外力作用下,通过降低自身重心调节身体平衡,使后脚及下肢保持稳定,不产生移动;
2、拔根,运动员调整站姿,使两脚位于云台台面内,运动员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前提下,运用太极推手技巧,破坏对方重心平衡,使对方两脚产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成华区楷杰承宗太极传习馆,未经成都市成华区楷杰承宗太极传习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44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族舞蹈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武术锻炼用综合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