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4104.2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常景;常庆民;王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鱼台东源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3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槽 水泵 水位控制器 浮球式 电缆 本实用新型 浮球开关 固定架 浮球 重锤 电缆引入装置 隔爆兼本安型 电磁起动器 固定电缆 一端连接 故障率 侧壁 监管 | ||
1.一种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包括隔爆兼本安型电磁起动器(1)、电缆引入装置(2)、电缆(3)、水槽固定架(4)、浮球重锤(5)和浮球开关(6),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兼本安型电磁起动器(1)包括箱体,箱体的上部设置有电缆引入装置(2),电缆(3)的一端通过电缆引入装置(2)与隔爆兼本安型电磁起动器(1)连接,电缆(3)的另一端连接浮球开关(6),浮球重锤(5)和浮球开关(6)均位于水槽内,水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3)的水槽固定架(4),电缆(3)通过水槽固定架(4)固定在水槽上,水槽固定架(4)与浮球开关(6)之间的电缆(3)上设置有浮球重锤(5),浮球重锤(5)套装于电缆(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爆兼本安型电磁起动器(1)包括主回路(1.1)、换向开关(1.2)、真空接触器(1.3)、中间继电器(1.4)、电机微电脑智能保护器(1.5)和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控制器(1.6),主回路(1.1)、换向开关(1.2)、真空接触器(1.3)、中间继电器(1.4)、电机微电脑智能保护器(1.5)和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控制器(1.6)均位于箱体内,主回路(1.1)的一端连接三相电源,主回路(1.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换向开关(1.2)、真空接触器(1.3)连接电机负载,电机微电脑智能保护器(1.5)的一端连接真空接触器(1.3),电机微电脑智能保护器(1.5)的另一端通过中间继电器(1.4)连接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控制器(1.6),浮球开关(6)通过电缆(3)与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控制器(1.6)连接,隔爆兼本安型电磁起动器(1)上还设置有变压器(1.7),变压器(1.7)为电机微电脑智能保护器(1.5)、本质安全型多功能控制器(1.6)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3)为三芯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3)包括电缆芯体(3.1)、聚四氟乙烯薄膜层(3.2)、双层橡胶护套(3.3)、软纤维纸(3.4)和填充条(3.5),电缆芯体(3.1)设置有三个,电缆芯体(3.1)的外侧绕包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层(3.2),聚四氟乙烯薄膜层(3.2)的外部包裹有双层橡胶护套(3.3),双层橡胶护套(3.3)之间的圆周上纵包有厚度为软纤维纸(3.4),三个电缆芯体(3.1)之间的间隙内和电缆芯体(3.1)与聚四氟乙烯薄膜层(3.2)之间的间隙内均填充有填充条(3.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芯体(3.1)包括绞合导体和绝缘层,绞合导体的外部包裹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橡胶护套(3.3),内层厚度为2.0mm,外层厚度为2.5mm,双层橡胶护套(3.3)之间的圆周上纵包有厚度为0.06mm软纤维纸(3.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固定架(4)包括竖向立柱(4.1)、固定板(4.2)、横向支架(4.3)、电缆夹板装置(4.4)和卡扣(4.5),横向支架(4.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4.2),横向支架(4.3)的另一端铰接有电缆夹板装置(4.4),横向支架(4.3)通过固定板(4.2)固定在竖向立柱(4.1)顶部,横向支架(4.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放置电缆(3)的电缆槽(4.6),电缆槽(4.6)的深度略小于电缆(3)的直径,横向支架(4.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3)的卡扣(4.5),电缆(3)从水槽固定架(4)的中心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夹板装置(4.4)包括两个夹持单体,两个夹持单体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浮球式水泵水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重锤(5)包括重锤本体(5.1)、锥形夹持头(5.2)和配合螺母(5.3),锥形夹持头(5.2)沿轴向均匀的开设多个开口,重锤本体(5.1)和锥形夹持头(5.2)的中心均设置有供电缆(3)穿过的通孔,电缆(3)从通孔中穿过,配合螺母(5.3)的上部设置有与锥形夹持头(5.2)配合的锥形孔,配合螺母(5.3)的下部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重锤本体(5.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锥形夹持头(5.2)位于配合螺母(5.3)内,配合螺母(5.3)的底部与重锤本体(5.1)螺纹连接,重锤本体(5.1)的顶部与锥形夹持头(5.2)的底部一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鱼台东源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鱼台东源矿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41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