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卡车改厢式车上下车体钣金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32368.4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7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施贵真;闫荣道;张旌彪;侯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鹏程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板 上厢体 下厢体 搭接 体内 下边沿 固连 本实用新型 水平加固 钣金连接 下车体 折弯处 点焊 卡台 内板 厢式 向内 折弯 车体长度方向 向下延伸 内凸起 皮卡车 上边沿 贴合面 适配 贴合 下厢 有向 种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卡车改厢式车上下车体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由下厢体外板和下厢体内板构成的下厢体,以及由上厢体外板和上厢体内板构成的上厢体,下厢体外板上边沿向内折弯形成L型搭接台,上厢体内板下边沿向内折弯形成与L型搭接台适配贴合的L型内板卡台,L型内板卡台与L型搭接台的两贴合面中部沿车体长度方向点焊固连;上厢体外板下边沿向下延伸,过盈搭接于下厢体外板折弯处,上厢体外板下边沿两端处通过MIG焊与下厢体外板相固连;在上厢体内板上靠近折弯处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水平加固肋,位于水平加固肋下方的上厢体内板通过点焊与上厢体外板相固连。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厢式车车身制造工艺,尤其是涉及一种皮卡车改厢式车上下车体钣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在皮卡车基础上改装的厢式车,其加装钣金后厢盖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单独制作一钣金后厢盖,然后用螺栓跟皮卡车下厢体连接在一起;该种方法的上下厢体之间密封性不良,易漏雨、进灰尘;并且车辆在行驶一定里程后,上下厢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易松动,车辆行驶过程中易发生异响;另外上下厢体不能同时涂装,易产生色差。另一种是上厢体跟下厢体用CO2保护焊焊接在一起,然后进行电泳,电泳后刮原子灰弥补焊接变形、弥补上下厢体外板曲面过渡的不圆顺处,最后涂低温漆;该种方法虽能解决上下厢体之间密封性不良、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异响、上下厢体涂装色差等问题,但在焊接时变形严重,曲面过渡不圆顺,刮原子灰、涂低温漆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提高工艺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卡车改厢式车上下车体钣金连接结构,该种钣金连接结构能够克服密封性不良、车辆行驶中异响、色差、焊接变形、制造成本及工艺难度高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卡车改厢式车上下车体钣金连接结构,包括由下厢体外板和下厢体内板构成的下厢体,以及由上厢体外板和上厢体内板构成的上厢体,所述下厢体外板上边沿向内折弯形成L型搭接台,所述上厢体内板下边沿向内折弯形成与所述L型搭接台适配贴合的L型内板卡台,所述L型内板卡台与L型搭接台的两贴合面中部沿车体长度方向点焊固连;所述上厢体外板下边沿向下延伸,过盈搭接于所述下厢体外板折弯处,上厢体外板下边沿两端处通过MIG焊与所述下厢体外板相固连;在所述上厢体内板上靠近折弯处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水平加固肋,位于所述水平加固肋下方的上厢体内板通过点焊与上厢体外板相固连。
所述上厢体外板下边沿两端处与所述下厢体外板MIG焊的焊缝长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适配贴合的L型搭接台和L型内板卡台使上、下厢体之间密封性更好,强度高,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发生异响;上厢体外板下边沿过盈搭接于下厢体外板折弯处,使曲面过渡圆顺,焊接变形小;上、下厢体可同时涂装,无色差;取消刮原子灰和低温涂装等步骤,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2中I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2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钣金密封安装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新型厢式汽车车身内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