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砂装置及管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30341.1 | 申请日: | 2018-0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4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唐平;杨营;王志刚;李松;陈学亮;于婷婷;毕磊;朱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E21B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钱能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砂 筛管 沉砂装置 螺旋流道 螺纹部 上接头 管柱 沙粒 本实用新型 抽油机井 抽油泵 防砂 下沉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砂装置及管柱,其涉及抽油机井防砂技术领域,所述沉砂装置包括:上接头、筛管和除砂管,所述除砂管穿设在所述筛管中,所述上接头分别与所述筛管和所述除砂管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筛管或所述除砂管上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使得所述筛管和所述除砂管之间形成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与所述除砂管的内部相连通。本申请能够将沙粒进行下沉,防止沙粒向上流入抽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井防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砂装置及管柱。
背景技术
油井出砂是油田开发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油藏储层为疏松胶结砂岩而导致的。另外,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长期注水或注气开采也会极大的破坏储层骨架,因而造成油井出砂。
油井出砂会对抽油机井造成一定的危害,对抽油机井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高速运动的砂粒随产出液进入泵筒,从而损坏抽油泵的阀座及阀球,造成抽油泵漏失;2、砂粒进入泵筒与抽油泵柱塞之间,从而导致抽油泵卡泵。因此,油井出砂大大缩短了抽油机井抽油泵的高效生产期和油井的检泵周期,从而造成油井产量大减,作业成本激增,经济损失严重。目前而言,泵下机械防砂中主要应用防砂筛管进行阻隔,但由于砂粒粒径大小各异,防砂筛管不能有效的防止粒径较小的砂粒进入泵筒。因此,亟需一种新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沉砂装置及管柱,其能够将沙粒进行下沉,防止沙粒向上流入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砂装置,所述沉砂装置包括:上接头、筛管和除砂管,所述除砂管穿设在所述筛管中,所述上接头分别与所述筛管和所述除砂管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筛管或所述除砂管上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使得所述筛管和所述除砂管之间形成螺旋流道,所述螺旋流道与所述除砂管的内部相连通。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砂管上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外侧与所述筛管的内壁相抵,以形成所述螺旋流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管上具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的内侧与所述除砂管的内壁相抵,以形成所述螺旋流道。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管上具有开口,所述螺旋流道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筛管上具有开口,所述螺纹部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砂管的下端高于所述筛管的下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具有外螺纹,所述筛管的上端具有内螺纹,所述上接头的外螺纹与所述筛管的内螺纹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接头的下端具有内螺纹,所述除砂管的上端具有外螺纹,所述上接头的内螺纹与所述除砂管的外螺纹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砂管与所述筛管之间具有环形空间。
一种管柱,所述管柱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沉砂装置;连接在所述筛管下端的沉砂尾管;连接在所述上接头上方的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303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