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超声波协同动态膜分离系统的污泥干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8468.X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凯;王俊川;俞海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士邦(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00;C02F9/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膜 分离系统 污泥干化设备 刮刀单元 过滤转鼓 泥浆槽 连续超声波 污泥干燥机 分离单元 分离装置 原液槽 料槽 协同 滤液收集管道 本实用新型 资源化利用 出口连接 管道连接 污泥碳化 依次连接 干燥机 滤液罐 碳化机 中心轴 刮刀 污泥 成型 运输 | ||
一种连续超声波协同动态膜分离系统的污泥干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膜分离系统、污泥干燥机、污泥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膜分离系统包括原液槽、动态膜分离装置及刮刀单元,所述的动态膜分离装置包括动态膜料槽、动态膜分离单元、滤液罐;所述的动态膜分离单元包括一机架,所述的机架上成型有一泥浆槽,泥浆槽内设有一过滤转鼓,所述的过滤转鼓绕中心轴旋转;所述的过滤转鼓内设有滤液收集管道;所述的原液槽和动态膜料槽通过管道连接泥浆槽,所述的刮刀单元包括一刮刀;所述的刮刀单元的出口连接污泥干燥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通过动态膜分离系统,结合干燥机、碳化机,有利于污泥的运输以及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领域,特别涉及连续超声波协同动态膜分离系统的污泥干化设备。
背景技术
污泥是由原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和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物质组成的。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将大部分污染物均转化到了污泥里,因此污泥中含有覆盖面极广的各类污染物,包括各种重金属、微量高毒性有机物(PCBs、AOX等)、大量细菌、病毒体和寄生虫卵等致病微生物,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引发环境卫生和污染问题,易造成二次污染。我国的污泥处置技术比发达国家较落后,大多未经预处理或仅经简单处理后,就直接农用、填埋或送垃圾场处理,甚至有的随意堆放。土地填埋、露天堆放和外运的污泥绝大部分属于随意处置,真正实现安全处置的比例较低。土地填埋、露天堆放的污泥一方面占用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污泥脱水,国内现有的污泥脱水措施主要是机械脱水,而干化场由于受到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被采用,污泥脱水技术在国内所占的比例为:无污泥脱水占48.65%,滚压、带式脱水占37.84%,干化场占10.81%,压滤脱水占1.35%,真空吸滤脱水占1.35%。从国内已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来看,污泥处理工艺包括污泥浓缩、稳定、脱水、最终处置四个主要过程。对于污泥脱水工艺,国内现有的污泥脱水措施主要是机械脱水,而干化场由于受到地区、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被采用。但是现有污泥脱水工艺的脱水率较低,经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百分之五十五至百分之八十,而含水率五十五的污泥其体积与重量都还很高,需要进一步处理,同时传统的机械式污泥脱水耗能高,效率低。因此亟待开发高效的污泥脱水装置,采用连续超声波破壁协同动态膜分离系统,结合干燥机、碳化机,可以对污泥进行高效脱水,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对污泥进行高效脱水,并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的污泥干化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连续超声波协同动态膜分离系统的污泥干化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动态膜分离系统、污泥干燥机、污泥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膜分离系统包括原液槽、动态膜分离装置及刮刀单元,所述的动态膜分离装置包括动态膜料槽、动态膜分离单元、滤液罐;所述的动态膜分离单元包括一机架,所述的机架上成型有一泥浆槽,泥浆槽内设有一过滤转鼓,所述的过滤转鼓绕中心轴旋转;所述的过滤转鼓内设有滤液收集管道,过滤转鼓上开有复数个与滤液收集管道相连通的滤液孔;过滤转鼓上包裹有至少一层第一滤层,第一滤层上成型有由动态膜涂料形成的动态膜分离层;所述的原液槽和动态膜料槽通过管道连接泥浆槽;所述的滤液罐通过滤液管道连接过滤转鼓的滤液收集管道,所述的滤液罐或滤液管道上设有真空泵;所述的刮刀单元包括一刮刀,所述的刮刀单元设于机架上,刮刀能够沿过滤转鼓前进或后退;所述的刮刀单元的出口连接污泥干燥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液罐为密闭滤液罐,所述的真空泵连接滤液罐,所述的真空泵连接有一废气处理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滤层为滤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士邦(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士邦(厦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8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