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座椅靠背背板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27502.1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9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查建双;任位;游佳林;杨雷;杨道焱;李祖江;唐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B60N2/6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靠背 靠背骨架 边管 框体 背板安装结构 客车座椅 头部支撑 连接孔 上横梁 下横梁 本实用新型 安装结构 下连接孔 相对设置 向上延伸 上端 背板 竖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客车座椅靠背背板安装结构,包括靠背骨架框体,所述靠背骨架框体包括两个竖向相对设置的靠背边管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靠背边管上端的上横梁,两个所述靠背边管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头部支撑柱,所述头部支撑柱上设有靠背上连接孔,所述下横梁上设有靠背下连接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分别设置在靠背骨架框体上下的连接孔,构成靠背背板的安装结构,简洁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座椅骨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座椅靠背背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客车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客车的数量不断增加。传统客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大量客车的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问题不容忽视;近几年兴起的新能源客车以电力驱动或油电混合驱动作为动力,因发动机功率和电池续航能力的限制,其对客车自重更为敏感。降低自重是降低客车能耗的一种途径。无论采用哪种动力方式,轻量化客车都是现实的需求,而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为客车轻量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座椅是客车上数量较多的部件,一般包括座椅骨架、泡沫、面套以及其他功能性模块如座椅前后调节、侧向滑动、高度调节等等,其中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和座框骨架,其上设有各种连接机构和功能性模块的安装机构。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从结构和材料两方面优化座椅骨架设计、降低座椅的重量对实现客车的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优化结构设计能够提升乘坐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座椅靠背背板安装结构。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背板安装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靠背骨架框体,所述靠背骨架框体包括两个竖向相对设置的靠背边管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靠背边管上端的上横梁,两个所述靠背边管的下部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向上延伸的头部支撑柱,所述头部支撑柱上设有靠背上连接孔,所述下横梁上设有靠背下连接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通过分别设置在靠背骨架框体上下的连接孔,构成靠背背板的安装结构,简洁可靠。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下横梁为向后弯曲的弧形板,所述下横梁上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设有所述靠背下连接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在保证下横梁强度的条件下,可以尽可能减小下横梁的截面尺寸从而控制其重量。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下横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加强折弯。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提高下横梁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靠背边管和上横梁由一根槽形管弯折得到,该槽形管的开口向后,该槽形管的中段水平设置形成所述上横梁,该槽形管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所述靠背边管,该槽形管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头部支撑柱为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所述头部支撑柱的前侧表面与所述上横梁的前侧表面相平。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便于保证靠背骨架的结构强度,同时便于成型制造。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头部支撑柱的槽底向后延伸设有靠背上连接孔柱,该靠背上连接孔柱的外壁与所述头部支撑柱的槽壁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靠背上连接孔柱内轴向贯穿有所述靠背上连接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提高靠背上连接孔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减少用料,有利于控制靠背骨架的重量。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两个所述靠背边管中部设有腰部安装板,所述腰部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靠背边管的后边缘相连;所述腰部安装板的中部设有折弯,该折弯将所述腰部安装板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腰部安装板上部设有腰板安装孔,所述腰部安装板的下部设有腰板挂接孔。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为靠背腰部的功能件提供安装位点。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上横梁、靠背边管、下横梁、头部支撑柱和腰部安装板一体成型,其材料为镁合金。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能够降低座椅骨架重量,通过一体成型的工艺,符合镁合金材料的工艺性能,并节省工艺步骤,保证构件尺寸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腰椎保护器
- 下一篇: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安全带挂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