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制用除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27121.3 | 申请日: | 2018-0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9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曹双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河海碳素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093 | 分类号: | B22F3/093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李静;田敏 |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活塞 活塞箱 齿轮 模具 正反转电机 进料口 齿条 滚管 齿轮啮合 模具顶部 模具型腔 竖直运动 转轴端部 转轴转动 活塞杆 进气管 输出轴 液压缸 锥齿轮 碳刷 连通 摩擦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压制用除粉结构,包括外壳、模具以及设置在模具顶部的压制头,压制头上方设有沿压制头竖直运动的液压缸,压制头上设有进料口,模具上设有与进料口连通的型腔,模具底部朝向外壳内,外壳上设有活塞箱,活塞箱上设有朝向外壳内的进气管,活塞箱内设有活塞,活塞箱上设有供活塞往复运动的活塞杆,远离第三齿轮的第二转轴端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正反转电机输出轴上设有安装在外壳上的滚管,远离正反转电机的滚管端部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下方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设有供第一转轴转动的摩擦块。就会对模具型腔内的粉末进行摇平,使得压制成型的碳刷不存在气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粉末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制用除粉结构。
背景技术
碳刷,是一种滑动接触件,以石墨粉、铜粉、铝粉、铅粉等作为原材料,并对其进行精确的配比,再进行压制成型。碳刷一般呈方块状,使用时主要是卡接在金属支架上,再利用弹簧将其紧压在转轴上,在电机转动时,将电能通过换向器输送给线圈。
现目前碳刷加工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人工称量配料、粉末压制成型、成型后的坯件精加工。在粉末压制时,通常使用压制模具进行压制,包括模具体,模具体内设有型腔,模具体上型腔的上方设有压制头,使用时,人工将粉末装填入型腔内,再进行摇平,最后利用压制头压制成型。
现目前的碳刷在粉末压制阶段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通过人工对粉末进行摇平,会使得摇动不均匀,导致压制成型的碳刷存在气孔,使得碳刷加工的次品率高;
2、在装入粉末的过程中,粉末会出现扬尘,影响工作的环境,同时会使得工作人员吸入粉末,影响健康;
3、粉末扬尘易导致原料浪费,从而增加碳刷生产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压制用除粉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粉末压制的过程中,通过人工进行粉末摇平,效果不好,会使得压制成型的碳刷内存在气孔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压制用除粉结构,包括外壳、模具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具顶部的压制头,所述压制头上方设有沿所述压制头竖直运动的液压缸,所述压制头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模具上设有与所述进料口连通的型腔,所述模具底部朝向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活塞箱,所述活塞箱上设有朝向所述外壳内的进气管,所述活塞箱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箱上设有供所述活塞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中部设有第二转轴,远离所述第三齿轮的所述第二转轴端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中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外壳上设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滚管,远离所述正反转电机的所述滚管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摩擦块。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河海碳素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河海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7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材料制备模具
 - 下一篇:烧结用舟皿铺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