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6816.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5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郁滨;孙玉;吴刚;巢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架 汽车线束 下盖 上盖 线束固定支架 卡扣 汽车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紧固件连接 车内线束 放置空腔 卡接支架 固定架 合围 线束 支架 车身 嵌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车内线束固定支架的实用性不高的问题。本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上盖,上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扣,本线束固定支架还包括下盖,下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接支架,卡扣能嵌入相应的卡接支架内,上盖和下盖合围形成线束放置空腔,下盖上还设有用于与车身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固定架。本汽车线束固定支架能提高线束固定支架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内电子控制程度日益增强,随着汽车电子功能的不断优化,汽车内电线的分布也越来越多,线束的布置在很多时候都会影响汽车内周边部件,因此在布置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设计,而现有的汽车内采用线束夹对线束进行布置,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线束夹很可以会发生松脱,且通过线束夹固定的线束,在使用时,还是会影响周边的零部件。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线束固定支架:
如中国专利申请(201510645265.1)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和安装于基座的安装座,基座包括主线束容置腔、分线束容置腔和接头容置腔,安装座通过第一卡脚卡接于车身钣金。
上述结构虽然通过在基座上设置主线束容置腔、分线束容置腔和接头容置腔,并通过安装座上的卡脚卡接在车身钣金上,因此需要对车身钣金进行改进,进而制作成本较高,且安装位置固定,不适合其他车内线束的固定,只能对指定的车内线束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线束固定支架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扣,其特征在于,本线束固定支架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上设有若干个卡接支架,所述卡扣能嵌入相应的卡接支架内,所述上盖和下盖合围形成线束放置空腔,所述下盖上还设有用于与车身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固定架。
工作原理:将下盖通过固定架与车身连接,再将所需放置的线束放置在线束放置空腔内,此时将上盖合上,上盖上的卡扣能嵌入相应的卡接支架内,实现了对位于线束放置空腔内线束的固定,也能通过固定架就能将下盖与车身连接,使得当需要对车内线束进行放置时,并不需要对车身有其他的需求,只需在车身上开设有安装孔即可,使得线束固定支架的通用性较高,同时也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当车内其他的线束需要固定时,可以使用相同的线束固定支架,即可完成对线束的固定,避免了线束与周边部件的干涉,也进一步的提高了线束固定支架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固定支架中,所述下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线束分支出口。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整个线束固定支架可以用多个线束分支出口,方便了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条线路的线束集成固定,提高了线束固定支架的实用性。
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固定支架中,所述卡扣包括连接板和导向板,所述连接板与上盖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卡接支架包括环形卡圈,所述卡扣能嵌入环形卡圈。
该结构的设置,卡扣和卡接支架采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就能很好的实现上盖和下盖的连接,导向板上导向面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的安装更加的方便,提高了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在上述的汽车线束固定支架中,所述环形卡圈包括一个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设置在底板的两侧并与下盖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倾斜设置。
该结构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卡扣嵌入环形卡圈中,此时环形卡圈上的卡接板能与卡扣上的导向板相抵靠,使得整个线束固定支架内上盖和下盖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更好,进一步的提高了车体内零件设置的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6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