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便携式精密负压引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5836.5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董鑫;郑丹萍;王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付雷杰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瓶 连接管 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 负压引流瓶 一次性 负压 精密 精密测量 刻度标记 螺旋接头 预先形成 引流液 分度 管夹 脱管 连通 伤口 携带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便携式精密负压引流瓶,引流瓶封闭,瓶内预先形成定量负压,引流瓶容量不大于30ml,分度值为0.1ml,引流瓶端部通过连接管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连接管与引流管通过螺旋接头相连,连接管上每1ml处设有刻度标记,并通过设置管夹控制引流瓶与引流管的连通。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对负压有严格要求的伤口,能够精密测量引流液,且方便携带、不易脱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于一种一次性便携式精密负压引流瓶。
背景技术
乳腺癌术后的皮瓣引流,整形美容科及骨科术后的伤口引流等,术后均需要持续负压引流且伤口对负压有严格要求。
目前临床中此类情况常采用两种负压引流瓶,一种为一次性便携式负压鼓,外形为可压缩的鼓的形状整体白色,其容量在200ml,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同时带有多个伤口负压引流且引流量需精确记量的手术,小的负压引流装置容量又过小需要经常更换,增加感染风险及临床护理的工作量。且负压为手动式,即在负压鼓上方有可开关的排气孔,使用时需要靠手动排除负压鼓内的气体来形成负压,精密手术术后一般每天引流量小于20ml,负压鼓上无刻度显示,并且无法准确计算鼓内负压容量。
另一种为乳腺癌术后本科室常用的自制负压引流装置,需要手动安装,术后将头皮针连接管放置于伤口引流处,连接管末端连接一个20ml注射器。使用时拉出针栓形成负压状态,同时将一个2ml的注射器的针筒卡在针栓上,使注射器内形成持续负压。因为形成负压后的注射器最大有效容量只有10m,护士需频繁更换注射器,易造成脱管或管路移位。另外注射器内负压也不确定,压力过大会造成皮瓣伤口坏死,压力过小引流液难以排出会造成伤口积液。
目前引流装置往往管路较短,固定较为麻烦,稍有不慎易造成脱管,同时多个引流瓶固定于胸前等位置给患者活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便携式精密负压引流瓶,适用于对负压有严格要求的伤口,能够精密测量引流液,且方便携带、不易脱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便携式精密负压引流瓶,所述包括引流瓶、连接管、管夹及螺旋接头;
所述引流瓶封闭,瓶内预先形成定量负压,所述引流瓶容量不大于30ml,分度值为0.1ml,引流瓶端部通过连接管与患者身上的引流管连接,所述连接管与引流管通过螺旋接头相连,连接管上每1ml处设有刻度标记,并通过设置管夹控制引流瓶与引流管的连通;
所述引流瓶和引流管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采用不带针栓的封闭注射器。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容量为20~30ml。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瓶内预先形成定量负压,避免手动形成负压的不确定性,保证引流正常引出,避免负压过小伤口引流不畅及负压过大造成伤口坏死的发生;其次,本实用新型容量体积小,方便携带,采用螺旋接头连接连接管与引流管,不易脱管;再者,连接管和引流管上设置的刻度,方便读取;最后,一次性使用无需每日倾倒,更换便捷,无需自制,减轻护士工作量同时有效避免伤口感染。
2、本实用新型引流瓶采用不带针栓的注射器,体积小,外形细长椭圆便于固定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旋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流瓶,2-管夹,3-刻度,4-螺旋接头,5-引流管,6-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5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曲面多孔导尿管
- 下一篇:一种内窥镜腹腔外腔扩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