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计控制盒及使用该控制盒的地震计标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3773.X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磊;李从庆;谢红延;王国法;戴鹏;谢志诚;李程;扈效鹏;轩倩倩;白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3/00 | 分类号: | G01V13/00;G01V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盒 标定系统 输出端口 单通道 信号发生器 标定 航插 本实用新型 控制盒结构 信号输入端 电源连接 航空插座 使能开关 通信接口 制作方便 示波器 输出端 提示灯 连通 电源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计控制盒及使用该控制盒的地震计标定系统,包括控制开关、航插端口和提示灯,所述航插端口包括与地震计连接的26针航空插座、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CH4和地震计三个分向CH1、CH2、CH3连接的信号输入端CALSRC、垂直单通道输出端口、南北单通道输出端口、东西单通道输出端口和与电源连接的POWER端口,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与地震计通信接口中的R\S\T连通的标定使能开关CALIBRATE,一种地震计标定系统,包括地震计控制盒,与地震计控制盒连接的电源、示波器和地震计,还包括与地震计控制盒连接的信号发生器;地震计控制盒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对地震计进行标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震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计控制盒及使用该控制盒的地震计标定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采集地震动信号的地震计的标定计量工作是强化地震仪器与设备质量管理、保障防震减灾业务系统建设、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对于地震计的标定方法主要有两种:振动台法和标定线圈激励法,振动台法可精确给定标定信号振级,但标定单个地震计的时间长,对配套设备(如振动台、功率放大器、激光发生器等)有很强的依赖性,不适合大批量地震计的标定,只适合抽检标定;标定线圈激励法(电标法)是利用标定信号电流流过标定线圈时,产生与电流成正比的电磁力驱动摆锤振动来标定地震计,这种方法较振动台法更为简单,只需要配套信号发生装置与数据采集器即可,更适合地震计大批量标定且标定时间短。地震计控制盒是将地震计与示波器连接的连接件,将地震计的内部控制端引出来到控制盒上进行状态控制。目前,市面上的地震计控制盒一般具备锁定、开锁、调零功能,还不具备电子标定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地震计进行电子标定的地震计控制盒及使用该控制盒的地震计标定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震计控制盒,包括控制开关、航插端口和提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航插端口包括与地震计连接的26针航空插座、分别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CH4和地震计三个分向CH1、CH2、CH3连接的信号输入端CALSRC、垂直单通道输出端口、南北单通道输出端口、东西单通道输出端口和与电源连接的POWER端口,所述垂直单通道输出端口、南北单通道输出端口、东西单通道输出端口均与示波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开关包括与地震计通信接口中的R\S\T连通的标定使能开关CALIBRATE。
所述26针航空插座为三个且相互串联,其中两个所述26针航空插座分别与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通过26针摆线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还包括用于对地震计开锁的UNLOCK键、用于对地震计调零的CENTER键和用于对地震计锁定的LOCK键。
一种地震计标定系统,包括地震计控制盒,与地震计控制盒连接的电源、示波器和地震计,所述地震计控制盒为前述的地震计控制盒,还包括与地震计控制盒连接的信号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26针航空插座串联设置,可与地震计和数据采集器连接,将地震计与数据采集器连接,标定信号源输入端CALSRC和标定使能开关CALIBRATE的设置,可将信号源发生器通过该装置与地震计连接,实现地震计的标定,与示波器连接端口的设置,可接受地震计的信号反馈,控制开关可控制地震计的开关,操作简单快捷,智能化程度高;地震计标定系统对地震计开锁、调零的同时,可对地震计进行标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震计标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震计控制盒的26针航空插座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控制开关与地震计的连接电路图;
图4为电源的航空插座与电源的连接图;
图5为信号输入端CALSRC与信号发生器和地震计的电路连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未经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37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平台
- 下一篇:一种砷化镓红外镀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