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沉池浮渣连续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2342.1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8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苗;祝征圣;庄宗贵;曲勇;刘海山;王仁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18;B01D21/04;C02F1/5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顾云义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水渠 二沉池 浮渣 清理装置 固定杆 刮板 套筒 边框 底角 本实用新型 表面浮渣 刮渣机构 有效抑制 自动连续 出水渠 杆连接 根连接 进水口 桥梁 隔墙 刮渣 滚轮 联动 竖直 套在 通孔 闸门 流出 延伸 积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沉池浮渣连续清理装置,包括延伸至布水渠上方的固定杆和矩形的框架,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2个套筒,所述框架的两条竖直的边框分别套在套筒内,所述框架的下方一端设有刮板,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二沉池的布水渠进水口和末端隔墙处上方设置桥梁,桥梁为底角角度20°的梯形,所述刮板与框架通过带有通孔的两根连接杆连接,本装置与二沉池出水渠刮渣机构实现联动,能够自动连续刮渣,表面浮渣在布水渠末端通过开启的闸门流出池外,从而有效抑制布水渠内浮渣的积累,也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沉池浮渣连续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周边进水周边出水二沉池布水渠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布水渠空间的限制,很容易在表面积累浮渣,若不及时清除很容易孳生蚊虫、积累过多时会溢出到出水渠。
目前运营的此类型二沉池尚无有效措施解决布水渠浮渣问题,只能通过定期开启布水渠末端的闸门来清除浮渣,并无专门安装相关设备达到连续清除的目的,采用人工清除的方法费时费力,且除渣人员还存在落水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浮渣连续清理装置,与二沉池出水渠刮渣机构实现联动,能够自动连续刮渣,表面浮渣在布水渠末端通过开启的闸门流出池外,从而有效抑制布水渠内浮渣的积累,也避免了人工清理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沉池浮渣连续清理装置,包括延伸至布水渠上方的固定杆和矩形的框架,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2个套筒,所述框架的两条竖直的边框分别套在套筒内,并且框架可上下移动,所述框架的下方一端设有刮板,另一端设有滚轮,所述二沉池的布水渠进水口和末端隔墙处上方设置桥梁,桥梁为底角角度20°的梯形,所述刮板与框架通过带有通孔的两根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套筒内设置润滑槽,润滑槽内放置钢珠并涂有润滑油。
进一步,所述桥梁最高点高度为30cm,上桥点距离隔墙150cm,上桥端坡长160cm,桥梁平面长15cm,下桥端坡长30cm。
进一步,框架大小为60cm×3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的清理装置能够通过轮子、桥梁和套筒的配合,将刮板抬高,越过布水渠进水口和末端隔墙,实现连续挂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套筒,3-框架,31-连接杆,32-通孔,4-滚轮,5-刮板,51-连接杆,5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2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提耙浓缩机用导流罩行走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循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