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刀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1984.X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3/06 | 分类号: | B26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角 相交点 剪切过程 刀片 重合 刀刃 剪刀 曲率 本实用新型 相对设置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 逐渐增大 剪切 枢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刀。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相互枢接的刀片,两刀片相对一侧形成有曲率相同的刀刃,两刀片剪切过程中,两个刀刃之间形成有一相交点,所述的刀刃满足以下条件:剪切过程中,存在一个相交点A,两片刀刃之间形成的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前,剪切角a逐渐变小;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后,剪切角a逐渐变大;即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时剪切角a达到最小值。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当两刀片剪切过程中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后,在后续的剪切过程中,剪切角将逐渐增大,从而保持剪切处于一个相对容易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刀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提高剪切易用性的剪刀。
背景技术:
剪刀的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常用的剪刀包括两个相互枢接的刀片,两刀片相对一侧形成有刀刃,刀片先后延伸形成有手柄,握持手柄后,通过驱动手柄的开合实现刀片的张开或闭合,在刀片闭合过程中两刀刃之间形成剪切力,将对应的物品剪切。
见图1所示,这是一款普通的剪刀,其包括两个刀片31、32,每个刀片对应形成有一个刀刃33、34。剪刀在剪切过程中,两个刀刃33、34之间形成一个相交点P,以P点位顶点,两个刀刃33、34为边,就形成一个剪切角a。本实施例中刀刃33、34为直线,如果刀刃33、34采用曲线设计,则剪切角a就是P点位置两刀刃的切线夹角。将两个刀片31、32的枢接点O作为支点,剪刀手柄35、36到支点O的距离为施力力臂L1,相交点P到支点O的距离为剪切阻力力臂L2。
如上所述,在剪刀剪切过程中,剪切角a是不断减小的。根据杠杆原理,在剪切的起始阶段,相交点P距离支点O的距离较短,此时施力力臂L1大于阻力力臂L2,剪切时是相对容易的。随着剪切的继续,剪切角a不断减小,相交点P距离支点O的距离逐渐增大,而施力力臂L1保持不便,此时剪切就逐渐开始费力。这也就是人们在使用剪刀过程中,通常喜欢将被剪切物品放置在靠近支点O的地方开始剪切。
基于以上所述,为了令剪切相对容易,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施力力臂L1的长度。这些在一些特殊剪刀工具中已经实施。但是对于普通的剪刀而言,这种方法并不实际,因为出于对剪刀体积、造型的限制,普通剪刀的施力力臂L1无法制作的更长。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改变剪切角a。如上所述,图1中的剪刀在剪切过程中,起始位置下,剪切角a处于最大角度,此时剪切也最为容易。随着剪切角a的逐渐减小,剪切难度也不断增加。经过测试,剪切角a的大小与剪切难度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通常剪切角a越大,剪切也越容易。基于这种原理,现在有许多剪刀生产商采用了非直线刀刃的剪刀,即这种剪刀的刀刃采用的曲线设计。见专利申请号为2015103112040.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剪刀的刀刃均为弯曲的,其在剪切过程中,剪切角a从起始位置的30°角度开始,直至两个刀片完全闭合过程中,剪切角的角度保持在27°-43°之间。从而提升剪刀的剪切容易性。
综上所述,目前为了提升剪刀的易用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改变剪刀的施力力臂,即增加手柄的长度;第二种是改变剪切角。本发明人从改变剪切角的方向入手,经过不断研究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令剪切更容易的剪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剪刀,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并相互枢接的刀片,两刀片相对一侧形成有曲率相同的刀刃,两刀片剪切过程中,两个刀刃之间形成有一相交点,所述的刀刃满足以下条件:剪切过程中,存在一个相交点A,两片刀刃之间形成的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前,剪切角a逐渐变小;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后,剪切角a逐渐变大;即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时剪切角a达到最小值。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剪切角a的顶点与相交点A重合之前,剪切角a的角度大小为:4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港荣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1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