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0947.7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4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唐康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渝湘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4/40 | 分类号: | B05B14/40;B05B14/43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赵晨宇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口 进风口 小车 车厢 漆雾处理装置 漆雾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 空气压差 迷宫 纸盒 连接设置 相对设置 循环空调 中控系统 喷漆室 气压差 上端 风机 风道 漆雾 上传 自动化 吸收 | ||
1.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车车厢,所述小车车厢一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小车车厢上端设置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小车车厢底部安装有滚轮,所述小车车厢上还安装有空气压差计以及空气压差开关,空气压差开关上传信号给中控系统;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喷漆室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有循环空调及风机;所述风机的出口出风流进入喷漆室顶部的动压室以及相邻流平室,流平室的出风口与RTO燃烧炉连接设置;
所述小车车厢内设置有漆雾过滤装置,所述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通过风道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口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雾过滤装置包括纸盒以及设置在纸盒内的漆雾吸收装置,还包括竖向设置在小车车厢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将小车车厢内腔分隔为漆雾吸收腔和废气流通腔,所述漆雾吸收腔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接设置,所述废气流通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设置,所述漆雾吸收腔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漆雾吸收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内分别设置有纸盒固定架以及用于限制纸盒固定架向过滤网靠近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限位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小车车厢内侧壁上,所述纸盒固定安装在所述纸盒固定架上,所述纸盒正对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纸盒正对所述过滤网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漆雾吸收装置内设置有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纸盒设置有八个,所述纸盒固定架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上腔和下腔内,所述纸盒固定架竖向截面为“田”字形结构,所述纸盒安装在所述纸盒固定架内,所述纸盒固定架抵接在所述限位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宫纸盒漆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雾吸收装置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的一端通过后板固定连接,所述后板上正对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有第三出风孔,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的另一端相对向内分别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平行于所述后板设置,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和后板之间,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别将所述后板与所述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之间的区域分割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前板以及第二前板之前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区域,所述第二隔板与后板之间的区域为第三区域,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一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隔板与后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的自由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竖板与第一隔板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通过两个垂直设置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竖板的第二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一竖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后板之间通过两个垂直设置且平行于所述第一竖板的第三竖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三竖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第二竖板之间的距离,还包括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两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和左侧板上,第四隔板两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竖板和右侧板上,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五隔板两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竖板和左侧板上,所述第六隔板两端垂直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竖板和右侧板上,所述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所述第二区域分隔为靠近第一区域的第四区域和靠近第三区域的第五区域,所述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将所述第三区域分隔为靠近第二区域的第六区域和靠近后板的第七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第四区域、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沿后板与第一前板之间的连线所在方向的长度逐渐缩小,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分布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前板和第二前板上靠近第一竖板的一端分别贯穿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隔板上与所述第二通风孔错位贯穿设置有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上分别于所述第三通风孔错位设置有第四通风孔,所述第二隔板上分别于所述第四通风孔错位设置有第五通风孔,所述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上分别于所述第五通风孔错位设置有第六通风孔,所述第三出风孔与所述第六通风孔错位设置,所述风道为沿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通风孔、第三通风孔、第四通风孔、第五通风孔、第六通风孔、第三出风孔、第二出风口到达第一出风口的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渝湘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渝湘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0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管道内表面喷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喷漆房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