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双向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20454.3 | 申请日: | 2018-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邬世翔;张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州泰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7/06 | 分类号: | F16H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扣 内棘轮 弧形凸块 外棘轮 棘轮 旋钮 拨动 双向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精密 啮合 可穿戴设备 延长零部件 作用线方向 变形方向 更换周期 降低装置 疲劳失效 曲面形状 松紧调节 向心弯曲 有效预防 点接触 干涉面 收缩量 直齿轮 直齿条 滑动 解锁 翘曲 锁死 磨损 佩戴 驱动 | ||
1.一种棘轮双向调节机构,由拨动旋钮(1)、直齿轮(4)和弧形直齿条(5)构成,拨动旋钮(1)与直齿轮(4)安装固定,拨动旋钮(1)能带动直齿轮(4)同步转动,直齿轮(4)与弧形直齿条(5)啮合,直齿轮(4)能带动弧形直齿条(5)运动,弧形直齿条(5)运动能带动束缚带运动,完成松紧调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具有外棘轮(2)和内棘轮(3),直齿轮(4)与内棘轮(3)安装固定,直齿轮(4)转动能带动内棘轮(3)同步转动,内棘轮(3)与外棘轮(2)啮合,能实现对调节机构的锁死固定;并且,拨动旋钮(1)上设置若干个弧形凸块(9),弧形凸块(9)的弧面向心凸起;反向解锁脱扣时,拨动旋钮(1)上的弧形凸块(9)驱动内棘轮(3),能带动内棘轮(3)从外棘轮(2)上脱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机构的调节精度主要由直齿轮(4)分度圆直径Da与外棘轮(2)的齿数Z共同决定,直齿轮(4)带动弧形直齿条(5)单边运动距离L=π*Da/Z,其中Da为直齿轮(4)分度圆直径,Z为外棘轮(2)的齿数,手动操作拨动旋钮(1)转动时,弧形直齿条运动2L长度,即实际调节长度为2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棘轮(3)为对称结构,受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具有:主体部(31)、弧形向心弯曲部(32)、挤压部(33)以及卡扣部(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解锁脱扣时,拨动旋钮(1)上的弧形凸块(9)挤压内棘轮(3)上的挤压部(33),带动卡扣部(34)从外棘轮(2)上的扣合点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33)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弧形挤压区(331),弧形挤压区(331)的尽头端点为脱扣点(332);反向解锁脱扣时,拨动旋钮(1)上的弧形凸块(9)从弧形挤压区(331)运动到脱扣点(332)实现卡扣部(34)从外棘轮(2)上的扣合点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脱扣点(332)相对弧形挤压区(33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弧形挤压区(331)圆弧相切的直线挤压区(333),脱扣点(332)为弧形挤压区(331)与直线挤压区(333)的切点,确保脱扣动作顺利进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33)上设置若干个第二弧形凸块(9’),该第二弧形凸块(9’)的弧面离心凸起;反向解锁脱扣时,弧形凸块(9)与第二弧形凸块(9’)的圆弧面发生接触干涉,弧形凸块(9)挤压第二弧形凸块(9’),带动卡扣部(34)从外棘轮(2)上的扣合点脱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块(9)和第二弧形凸块(9’)分别至少设置两个,各自呈中心对称布置。
9.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脱扣动作为圆弧面间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线的方向移动到向心位置,与松脱合力作用线重合,内棘轮(3)在相互挤压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扣合点脱离。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内棘轮(3)的挤压部(33)在受到挤压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干涉量A与外棘轮(2)上卡死端面的干涉量B满足A≥1.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州泰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州泰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204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支撑座同步位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馈能式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