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栏式山羊养殖圈舍喂料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8381.4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宋紫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巍山县南诏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K5/01 | 分类号: | A01K5/01;A01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672400 云南省大理白***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栏本体 饲料槽 进料槽 出料部 山羊 本实用新型 山羊养殖 出料口 喂料槽 护栏 圈舍 安全卫生 外侧延伸 悬空设置 饲料 栅栏状 养殖 羊圈 进食 喂养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式山羊养殖圈舍喂料槽,属于养殖领域,它包括进料槽、饲料槽及呈栅栏状的护栏本体,进料槽水平设于护栏本体外侧,饲料槽水平设于护栏本体内侧,进料槽靠近护栏本体一侧下部设有出料部,且出料部从护栏本体外侧延伸至其内侧,出料部远离进料槽的一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位于饲料槽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产品将饲料槽悬空设置于护栏本体上,不但在使用时不需要进入羊圈即可通过进料槽向饲料槽添加饲料,喂养山羊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养殖效率,而且饲料槽离地面有一定距离,槽内饲料不易被山羊践踏污染,山羊进食更加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山羊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喂料槽。
背景技术
中国山羊饲养历史悠久,早在夏商时代就有养羊文字记载。一千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就开始饲养山羊,后逐步形成规模。山羊生产具有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易管理等特点,至今在中国广大农牧区广泛饲养。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山羊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中国山羊分布的地区广,遍及全国,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区)山羊头数超过绵羊。南方一些省(区)不能养绵羊的地方却可以养山羊。
山羊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减少饲养山羊对土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都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集约养殖垫料发酵技术的推广对于丘陵地区山羊养殖正在发挥有益的作用。对山羊圈舍的要求,不应仅仅是达到集约的目的,而应与山羊自身的生活习性相结合,在圈养的环境中仍然保持羊只良好的健康生活状态。现有山羊圈舍的喂料槽一般设置于圈舍的地面上,不但极易被山羊践踏而遭受污染,山羊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容易生病,不利于山羊健康成长,而且还需要进入圈舍添加饲料,喂养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护栏式山羊养殖圈舍喂料槽,添加饲料更加方便快捷,并且槽内饲料不易被山羊践踏污染,安全卫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护栏式山羊养殖圈舍喂料槽,它包括进料槽、饲料槽以及呈栅栏状的护栏本体,所述进料槽水平设置于所述护栏本体外侧,且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饲料槽水平设置于所述护栏本体内侧,且与所述护栏本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槽靠近所述护栏本体的一侧下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部,所述出料部沿平行所述护栏本体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护栏本体的横向间隙,且所述出料部从所述护栏本体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所述出料部远离所述进料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进料槽的槽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饲料槽的槽腔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产品将饲料槽悬空设置于护栏本体上,不但在使用时不需要进入羊圈即可通过进料槽向饲料槽添加饲料,喂养山羊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养殖效率,而且饲料槽离地面有一定距离,槽内饲料不易被山羊践踏污染,山羊进食更加安全卫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槽沿垂直所述护栏本体方向的纵截面呈倒直角梯形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向进料槽添加饲料时,饲料更加容易向出料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料槽沿平行所述护栏本体方向的纵截面呈倒等腰梯形状。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在向进料槽添加饲料时,饲料更加容易向下移动,进而向出料部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料部的底部与所述饲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巍山县南诏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巍山县南诏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8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