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7730.0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薛洪亮;秦峰;陈亮美;章华;王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组 绝缘侧板 绝缘端板 电池组 电池单体 框架结构 装配 储能器件 多个电池 间隔连接 装配效率 工装 拆卸 申请 施加 保证 | ||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外壳;电池单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其厚度方向排列形成电池组;绝缘端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绝缘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组沿所述厚度方向的两侧;绝缘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绝缘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单体沿其高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绝缘端板与两个所述绝缘侧板依次间隔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本申请能够保证多个电池单体间的定位精度,以尽可能保证电池模组装配的顺利进行;且这种方式不需要其它工装专门给电池组施加外力,在装配后不需要拆卸绝缘端板和绝缘侧板,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电池单体及电池模组的各方面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方形电池单体设计的电池模组在组装过程中,先利用模组框架将多个电池单体排成一列,然后拆去模组框架,再进行其他工序(如极柱连接件的焊接),失去了模组框架的定位,在后续工序中各电池单体极易发生错位,影响后续部件与电池单体的装配,甚至无法装配。有的厂家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拆除模组框架后,采用工装给电池单体持续施加压紧力,装配完成后再将工装拆除,这种方式使装配过程比较复杂,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外壳;
电池单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其厚度方向排列形成电池组;
绝缘端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绝缘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组沿所述厚度方向的两侧;
绝缘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绝缘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组沿所述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的两侧;
两个所述绝缘端板与两个所述绝缘侧板依次交替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内。
可选地,所述绝缘端板与所述绝缘侧板限位配合,以限制两个所述绝缘端板沿所述厚度方向的自由度。
可选地,所述绝缘端板与所述绝缘侧板中,一者设置有限位孔,另一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柱插装配合。
可选地,在一组相互连接的所述绝缘端板与所述绝缘侧板中,所述绝缘端板设有朝向所述电池组的凸起,所述绝缘侧板沿所述厚度方向的侧部设有凹槽,所述凸起的横截面的面积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面积沿着所述绝缘端板由外侧指向内侧的方向增大;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限位配合。
可选地,所述绝缘侧板设置有沿所述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绝缘侧板设置有窗口,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伸入所述窗口。
可选地,所述绝缘侧板设置有多个分隔筋,以将所述窗口分割为多个子窗口,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极柱一一对应伸入多个所述子窗口。
可选地,所述绝缘侧板远离所述电池组的一面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底面设置有所述窗口;
所述极柱连接有采样组件,所述采样组件设置于所述凹陷区。
可选地,所述绝缘侧板设有容置槽;所述凹陷区凹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部;
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隔热垫,所述绝缘隔热垫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以绝缘隔离所述极柱与所述外壳。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隔热垫,所述绝缘隔热垫设置于所述窗口,以绝缘隔离所述极柱与所述外壳。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7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