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应用的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7005.3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5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隆;陈兴元;李心怡;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32 | 分类号: | H02K1/32;H02K9/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储热装置 安装孔 永磁体 电机转子 相变材料 转子铁芯 电机 转子 电机运行 轴孔 电机运行稳定性 转子铁芯中心 本实用新型 电机停止 热量储存 温度过高 运行时 内嵌 内周 潜热 嵌装 退磁 转轴 应用 存储 释放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应用的电机,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若干永磁体,转子铁芯中心设有供转轴安装的轴孔,转子铁芯内周向分布有若干永磁体安装孔,永磁体嵌装在永磁体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于轴孔与永磁体安装孔之间设有若干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内嵌装有相变储热装置,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外套和相变材料,相变材料设置在所述外套内。相变储热装置在电机运行时可先将热量储存起来,然后等电机停止运行时再释放出去,可防止电机运行时转子温度过高引起退磁;相变材料具有较大的潜热,可大量吸收并存储转子产生的热量,延长电机峰值工况运行时间,提高电机运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应用的电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对车用电机的功率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机的效率直接取决于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损耗,损耗越大,效率越低;而电机的损耗绝大部分转化为了热量,造成电机温度升高,引起电机的绝缘材料发生本质变化、电机中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和力学性能逐渐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电机损耗,引起发热量的增加,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电机的效率与寿命。因此,为保证车用电机正常运转,并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率,对电机进行高效的热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机运行时的发热量主要由定子损耗和转子损耗两部分组成,其中定子铁芯与机壳直接接触,因此定子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至机壳,再经过热对流的方式将热量带走。然而转子与定子之间存在的气隙,以及电机的密封特性造成电机转子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因此转子往往是整个电机温度最高的部位。为了有效解决电机转子的散热问题,人们想到了在电机转子内安装相变传热器件用以散热,然而相变传热器件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电机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使得电机制作工艺变得复杂,对电机的绝缘性、安全性产生威胁;更重要的是,电机转子高速旋转的工作方式严重影响了相变传热器件的散热性能,使相变传热器件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及其应用的电机,能解决现有电机转子散热效果差,相变传热器件的散热性能受转子高速旋转影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若干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中心设有供转轴安装的轴孔,所述转子铁芯内周向分布有若干永磁体安装孔,所述永磁体嵌装在所述永磁体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于所述轴孔与所述永磁体安装孔之间设有若干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内嵌装有相变储热装置,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外套和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设置在所述外套内。
上述所述转子铁芯两端安装有转子端板,所述外套和永磁体的两端抵在两个所述转子端板内表面上。
上述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侧壁设有第一吸热面,所述第一吸热面朝向所述永磁体安装孔,所述第一吸热面与所述永磁体安装孔的侧壁平行设置。
上述所述相变储热装置安装孔侧壁还设有第二吸热面,所述第二吸热面朝向所述轴孔,所述第二吸热面为以所述转子铁芯中心O为圆心的圆弧面。
上述所述外套由三维多孔材料制成。
上述所述相变材料为石蜡,所述石蜡液态时充满所述外套内部孔隙。
上述所述三维多孔材料为金属泡沫或金属丝网烧结块。
上述所述转子铁芯由若干硅钢片堆叠焊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电机转子和转轴,所述转轴安装在所述电机转子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转子为上述所述的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7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和电气产品
 - 下一篇:一种电机筒形线圈的排布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