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的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6992.5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崔锦;彭志;吉东旭;张金宇;李金路;罗大勇;林东;胡斌;谭贤顺;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邢雪红;王卫忠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识别 核验 本实用新型 人脸识别 安检 智能 终端控制箱 安检设备 安检通道 比对技术 核验设备 票务信息 人脸图像 人员信息 融合系统 融合 安检机 便捷性 绑定 比对 图像 终端 车站 关联 旅客 机场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的系统,包括:人证核验设备、人脸识别比对终端、物品安检机和终端控制箱。本实用新型的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系统主要应用于机场、车站等场所,安装于安检通道前端,与其他安检设备等配合使用,通过人脸识别与比对技术将旅客在安检过程中的人员信息、人脸图像、票务信息、行包图像等进行合一性关联绑定,使得本系统在效率和准确性上有了大大的提高,且在操作的便捷性上有了极大的改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安检核验系统中,主要关注的重点是人员所携带的物品通过物品机进行图像扫描后核验其图像中是否存在可疑的违禁物品上,对人员的核验仍然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对被核验人进行信息采集及其比对完成。同时为了保证后期追查的需要,在安检核验通道中都会配备相应的视频监控设备。
上述安检核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其运作方式各个流程均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及其进行现场判断并给出相应结果,因此就必然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不足:
1、溯源困难:由于整个核验过程中人、物之间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查验和判断,易出现漏检、错检、误检等现象。且整个环节无时间记录、地点记录等数据,当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回查时,只能通过记忆和视频录像进行模糊查询,待确定时间段和地点后再进行详细核实。该方法操作复杂、效率低、耗时长,且容易出现数据不全而无法核实的现象。
2、人、物关联度小:由于安检核验过程物品由物品机核验,人员由工作人员单独核验,那么人和物之间没有对应的关联机制,即使查出问题时,由于无法确定物品的归属性,很容易出现无人认领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真正的危险人员漏检的现象。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安检核验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的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生物识别与智能核验融合的系统,其包括人证核验设备、人脸识别比对终端、物品安检机和终端控制箱;其中
人证核验设备设置于安检通道入口处,用于:对被检人的身份信息和/ 或进入凭证信息进行核验,获取被检人的人脸图像信息,将被检人的身份信息和/或进入凭证信息以及人脸图像信息绑定并存入终端控制箱的数据库中;
人脸识别比对终端,用于当被检人将携带的物品放入托盘时获取被检人的人脸图像信息以及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将当前获取的人脸图像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信息进行比对以获取当前被检人的身份信息和/或进入凭证信息,将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与当前被检人的身份信息和/或进入凭证信息绑定并存入终端控制箱的数据库中;
物品安检机用于:对托盘中的物品进行安检并获取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以及将安检结果与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绑定并存入终端控制箱的数据库中;以及
终端控制箱用于与系统中的其它部分进行通信和交互,并将被检人的身份信息和/或进入凭证信息、人脸图像信息以及携带物品的安检结果进行绑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
托盘附带有用于存储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
人脸识别比对终端包括摄像头和第一RFID读卡器;以及
物品安检机包括第二RFID读卡器和第三RFID读卡器,其中第二RFID 读卡器用于获取安检结果为合格的物品所在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第三 RFID读卡器用于获取安检结果为需要开包检查的物品所在托盘的识别标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6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公租房的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名制通道门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