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双层外壳微胶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12117.X | 申请日: | 2018-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陈若辰;刘成梅;梁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3/04 | 分类号: | B01J13/0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进液口 双层外壳 振动系统 包衣液 蠕动泵 壁材 制备 制作 振动频率控制 本实用新型 空气压缩机 快速成型 热风流化 温控系统 雾化喷嘴 雾化压力 制作过程 封闭性 喷嘴 包衣室 搅拌器 可旋转 控制芯 收集器 硬化液 核芯 进液 溶度 筛网 芯材 过滤 同心 简易 | ||
一种制备双层外壳微胶囊装置,包括芯材进液口、壁材进液口、振动系统、同心喷嘴、收集器、搅拌器、蠕动泵Ⅰ、第二层包衣室、可旋转筛网、包衣液进液口、蠕动泵Ⅱ、雾化喷嘴、空气压缩机、温控系统等。本实用新型设备简易,通过控制芯材进液口和壁材进液口的进液速度和振动系统的振动频率控制微胶囊核芯的大小,制作大小均匀的微胶囊,减少微胶囊制作过程中的破坏;通过硬化液过滤和热风流化,实现首层微胶囊的快速成型;通过控制雾化压力和包衣液溶度而控制第二层包衣的外壳厚度。本装置的封闭性,大大减少了环境对微胶囊的影响,可有效的制作双层外壳微胶囊,制作时间大大缩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食品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双层外壳微胶囊制备装置。
技术背景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成具有功能性核壳结构包含物的技术。微胶囊技术至今已推广到包含医学、农药学、香料学、涂料学以及食品科学、化妆品的制备等不同领域。一些物质经微胶囊化后能够以微细状态的芯材形式被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其颜色、外形、耐热性、溶解性、体积、质量等都会改变。微胶囊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① 微胶囊化可以使物料形态改变,从而改变物料的存在状态、质量和体积。②微胶囊化可以控制芯材释放,控制芯材释放时间、释放速率、释放含量,通过微胶囊化使易挥发物质得到有效保护并在合适的时候释放出来。③ 掩盖不良风味,降低其挥发性,通过微胶囊壁材的遮蔽作用可以掩盖芯材自身的不良气味,降低其挥发性。④隔离物料间的相互作用,保护敏感性物料,将比较敏感的物料成分进行微胶囊化,既可以保护其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提高其稳定性,也可以避免其与其他成分接触后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⑤提高芯材稳定性,保护其有效成分。⑥降低防腐剂、保鲜剂等直接对食品或人体产生危害。
微胶囊又通常包括单层,双层,和多层微胶囊等。双层微胶囊较单层微胶囊,具有失重率明显更小,能提高壁材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能准确达到定点释放,能在特殊的环境下对芯材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等优点。目前制作双层微胶囊的方法例如王忠合等用双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双层原花青素微胶囊,该方法是将大豆分离蛋白溶于水后在80℃的水浴中保温20至30min,然后将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麦芽糊精形成外层壁材,接着将葵花籽油与乳化剂经高速分散后形成乳化液形成内层壁材,将内层壁材与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溶液混合进行包埋,然后与制备好的外层壁材混合后高速分散形成乳化液,再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后最终形成微胶囊产品;蔡秀丽等用微胶囊双层包覆方法改善茉莉香精的耐热和缓释性能,其制备微胶囊方法为按比例将三聚氰胺、甲醛、水搅匀,用NaOH调节pH至8,升温至70℃反应30min,得到透明预聚物水溶液,降至室温,将一定量的茉莉花加溶香精、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混合物加入到正在乳化的明胶当中,乳化40min,制得水分散香精乳化液,在加入预聚物溶液,用盐酸调节pH值至3.0~4.0,升温至50℃反应4h,丙烯酸酯单体在胶囊内表面聚合成丙烯酸酯膜,形成双层结构包覆层,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7.0~8.0,过滤,洗涤,60℃的烘箱干燥24h,制得白色粉末状微胶囊化香精产品;王森等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双层微胶囊用以包埋乳酸菌,其方法为将植物乳酸菌制备好菌悬液,再将菌悬液与海藻酸钠、低聚半乳糖和无菌水混合制成含2%海藻酸钠和1%低聚半乳糖,然后用无菌注射器逐滴挤压入距离有50cm左右的2%氯化钙溶液中,然后静置硬化30min,形成凝胶小球;陈丽等先采用玉米多孔淀粉吸附包埋大米抗氧化肽,再利用超声波辅助黄原胶对多孔-大米抗氧化肽进行二次包埋。但当下制备双层微胶囊也存在着制备的双层微胶囊大小不均一,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条件复杂,不易控制,且由于实验重复性不高而不能形成工业化生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双层外壳微胶囊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于制备微胶囊,特别是双层外壳微胶囊制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2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