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单元及便携式臭氧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1921.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1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肯尼斯·乔治·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克尔(深圳)臭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何星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发生单元 供电单元 凸起 便携式臭氧发生器 负极件 正极件 支撑件 片体 臭氧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负极 电晕放电 冷却系统 气体流通 散热效果 电离 固定的 尖刺状 氧气 接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便携式臭氧发生器,包括:PCB板;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与一供电单元的负极相连接的负极件,所述负极件上设有若干呈尖刺状的凸起;以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与一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接的正极件,所述正极件包括:若干与所述PCB板相固定的支撑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PCB板相对的一端的、与所述凸起之间留有间隙的片体,所述臭氧发生单元接通所述供电单元并工作后,所述凸起与所述片体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并电离从所述间隙流过的空气或氧气以产生臭氧。达到气体流通快、产生臭氧的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无需增加额外的冷却系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放电式制造臭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便携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用于制取臭氧气体(O3)的装置,由于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取现场使用,所以臭氧发生器在饮用水、污水、工业氧化、食品加工和保鲜、医药合成、空间灭菌等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常规的臭氧发生器,它的核心部分是臭氧发生单元,大多由一根接地的不锈钢外管和同轴的一根内表面具有金属导电涂层的玻璃介电管组成。两根管的金属表面构成两个电极,两个电极间通于1000-10000Hz交变的高压电场,透过玻璃介电管产生电晕放电,用来电离由不锈钢外管和玻璃介电管之间间隙流过的空气或氧气,使其生成臭氧。
但是,该种臭氧发生器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能量,而所需能耗中只有少部分用于产生臭氧,大部分变为光和热,造成很大的能耗浪费,同时为避免因高温造成玻璃介电管热击穿,还要设置冷却系统,使得臭氧发生器结构复杂,生成臭氧的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便携式臭氧发生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气体流通快、产生臭氧的效率高、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无需增加额外的冷却系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包括:
PCB板;
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与一供电单元的负极相连接的负极件,所述负极件上设有若干呈尖刺状的凸起;
以及设于所述PCB板上的、与一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接的正极件,所述正极件包括:若干与所述PCB板相固定的支撑件,以及设于所述支撑件的与所述PCB板相对的一端的、与所述凸起之间留有间隙的片体,
所述臭氧发生单元接通所述供电单元并工作后,所述凸起与所述片体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并电离从所述间隙流过的空气或氧气以产生臭氧。
实现上述方案的臭氧发生单元,在臭氧发生单元接通供电单元并工作后,凸起与片体之间会产生电晕放电,通过支撑件的支撑作用使得PCB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和片体之间预留有较大的距离,进而有利于空气或氧气快速流进上述间隙中,并充分被电离,与此同时产生的臭氧又从PCB板和片体之间快速逸出,往复循环,通过较快的气体流通,与常见的臭氧发生装置相比,不仅使得散热效果好,无需增加额外的冷却系统,有利于臭氧的稳定产生,而且产生臭氧的效率高、结构简单,而且负极件接通供电单元后电压较高,而正极件接通供电单元后电压较低(接近为零),从而该臭氧发生单元的使用者难以直接接触电压较高的负极件,更加安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片体上设有若干供气体流通的第一通孔。
实现上述方案的臭氧发生单元,第一通孔的设计进一步有利于电离产生的臭氧快速从第一通孔中逸出,进一步有利于气体流通,使得该臭氧发生单元的散热性能更强、产臭氧效率更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B板上设有若干供气体流通的第二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克尔(深圳)臭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艾克尔(深圳)臭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1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臭氧发生器外壳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通过SO3吸收法制备AR级硫酸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