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11305.0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3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吕为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伊思特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线 发热电缆 末端段 冷线 电缆线芯 镀铜 本实用新型 耐高温绝缘层 安全隐患 供电电源 通电发热 屏蔽层 短路 两段 温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它包括电缆线芯,在所述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耐高温绝缘层(3)、屏蔽层(2)和PVC护套(1),所述电缆线芯包括发热线(4)和设置在发热线两端的两段冷线(5),所述发热线(4)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通过镀铜形成所述冷线(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热线(4)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镀铜形成所述冷线(5),这样在发热电缆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发热线(4)的两末端段被短路,电流从冷线(5)的镀铜部分流过,不仅有效避免电流流经发热线的两末端段而造成电能浪费,还能防止在发热电缆与供电电源的连接处产生温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热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发热电缆是以电力为能源,利用合金电阻丝进行通电发热,来达到采暖或者保温效果的一种电缆产品。它包括内部的电缆线芯及包裹在电缆线芯外的耐高温绝缘层、屏蔽层和PVC护套。发热电缆通电后,发热线发热,并在40~60℃的温度区间内运行,埋设在填充层内的发热电缆,将热能通过热传导(对流)的方式和发出8~14um的远红外热辐射方式传给受热体。现有市场上的发热电缆,其发热线两端直接与供电电源相连接,在发热电缆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发热电缆两端必然会发热,这样不仅浪费电能,还容易在发热电缆与供电电源的连接处产生温升,形成安全隐患。在上述情况下,提供一种两端不发热的新型发热电缆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在发热电缆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发热电缆两端不发热,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它包括电缆线芯,在所述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耐高温绝缘层、屏蔽层和PVC护套,所述电缆线芯包括发热线和设置在发热线两端的两段冷线,所述发热线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通过镀铜形成所述冷线。
上述的新型发热电缆结构是,所述冷线与供电电源相连接。
上述的新型发热电缆结构是,所述屏蔽层由铝带编制而成。
上述的新型发热电缆结构是,所述耐高温绝缘层为二步法处理的XLPE。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发热线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镀铜形成冷线,这样在发热电缆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发热线的两末端段被短路,电流从冷线的镀铜部分流过,不仅有效避免电流流经发热线的两末端段而造成电能浪费,还能防止在发热电缆与供电电源的连接处产生温升,减少安全隐患。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和加工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断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B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发热电缆结构,它包括电缆线芯,在所述电缆线芯外依次设有耐高温绝缘层3、屏蔽层2和PVC护套1,所述电缆线芯包括发热线4和设置在发热线两端的两段冷线5,冷线5与供电电源相连接,所述发热线4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通过镀铜形成所述冷线5;所述屏蔽层2由铝带编制而成,所述耐高温绝缘层3为二步法处理的XLPE。通过在发热线的两末端段的外表面镀铜形成冷线,冷线与供电电源相连接,这样在发热电缆通电发热的过程中,发热线的两末端段被短路,电流从冷线的镀铜部分流过,即能解决传统中的发热电缆两端发热的问题。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伊思特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伊思特新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113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耐高压电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双导发热电缆尾端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