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9500.X | 申请日: | 2018-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哲;胡海峰;吕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崔华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分析 软管 本安 气泵 采空区 多组分气体 供电组件 技术支持 检测系统 电源端 联通 钻孔 进气口 采集 本实用新型 救援 采样区域 多点取样 井下救援 井下事故 气体采样 气体检测 抽气口 固定端 观测管 排气口 输出端 井下 伸入 显示屏 火灾 配置 治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软管、本安集气泵、气体分析组件和供电组件,其中:软管,其固定端与本安集气泵的抽气口联通,其另一端用于伸入采样区域采集气体;本安集气泵,其排气口与气体分析组件的进气口联通;气体分析组件,配置有用于显示分析结果的显示屏;供电组件,其输出端分别与本安集气泵的电源端、气体分析组件的电源端连接。上述系统中,对于地面钻孔救援或井下救援,所述软管的设置可方便的通过保命孔进入井下采集气体,从而及时掌握井下事故区域第一手资料,为科学救援提供技术支持;对于采空区气体检测,软管的可从地面钻孔或观测管进入采空区进行气体采样,实现采空区的多点取样,为火灾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煤矿重大事故频繁发生,形势严峻。由于煤矿事故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的特点,应急救援工作尤为关键。近年来煤矿应急救援技术发展迅速,其中,钻孔救援技术便是煤矿应急救援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新颖、高效的救援手段。钻孔救援技术是先挖掘若干小口径保命孔,通过保命孔与井下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之后再挖掘大口径救命孔,将被困人员救出。由于大口径救命孔的挖掘时间较长,为保证井下被困人员的安全,还可通过保命孔向井下投递食物和饮用水,同时需监测井下空气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浓度,以便及时掌握事故现场被困人员的生存环境,制定救援计划。所述钻孔救援技术适用于地面救援也适用于井下救援,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钻孔救援使用的气体检测装置。
此外,火灾也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调查表明我国80%的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倾向,由煤炭自燃而引起的火灾占矿井火灾总数的90%以上。在矿井火区治理工作中,采空区气体检测,对矿井内火灾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对于采空区气体的采样,大多通过设置于采空区防火密闭上的观测管直接抽取,抽取的气体样品主要是观测管附近,因而使得采样气体不能表征采空区的整体情况,目前也尚未有能对采空区多点进行气体采样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有针对钻孔救援使用的气体检测装置,以及目前采空区气体采样不具备代表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包括软管、本安集气泵、气体分析组件和供电组件,其中:
所述软管,其固定端与所述本安集气泵的抽气口联通,其另一端用于伸入采样区域采集气体;
所述本安集气泵,其排气口与所述气体分析组件的进气口联通;
所述气体分析组件,用于分析气体的组成成分以及每一组成成分的浓度,其配置有用于显示分析结果的显示屏;
所述供电组件,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本安集气泵的电源端、所述气体分析组件的电源端连接。
可选地,上述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中,所述气体分析组件包括:
气体处理装置,用于滤除气体中的水汽和杂质,其进气口作为所述气体分析组件的进气口;
光学分析仪,其进气口与所述气体处理装置的出气口联通。
可选地,上述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还包括盘管器;
所述软管盘卷于所述盘管器上。
可选地,上述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中:
所述盘管器,配置有手柄和盘管锁;
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盘管器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盘管器的旋转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盘管器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
所述盘管锁,设置于所述盘管器的一侧,当所述盘管锁被上锁时,所述盘管器固定不转动;当所述盘管锁被解开时,所述盘管器可自由转动。
可选地,上述矿用多组分气体检测系统,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95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积物中大气沉降重金属通量的测定装置
- 下一篇:牵引式移动环境监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