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885.8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3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H01F27/16;H01F27/40;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箱壳 出油管 箱盖 油泵 温度控制装置 油浸式变压器 冷却水管 冷却油管 转轴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循环水管 进油管 伸入 支架 电机 散热效果 控制器 出油口 搅拌板 进油口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变压器箱壳,变压器箱壳上设有箱盖,箱盖上设有油泵,油泵的进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相连,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出油管的一端相连,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油管的一端连通,冷却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的一端连通,进油管、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均伸入变压器箱壳中,箱盖上还设有电机,电机与转轴的一端相连,转轴的另一端伸入变压器箱壳中,转轴上设有搅拌板,冷却油管外设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与循环水管连通,循环水管上设有水泵,冷却水管与箱盖之间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油浸式变压器工作时散热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其中因导线电阻而产生的损耗与负荷电流有关,这部分损耗基本上转化成了热能,由此造成变压器线圈绕组温度升高。一般而言变压器的线圈绕组,特别是低压绕阻,由于变压器运行时其内部的电流最大,因此产生的热量最多,温度最高。但是制造变压器的绝缘材料有一定的温度限值,超过温度限值后,其绝缘能力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现有变压器的散热面积一般较小,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油浸式变压器工作时散热效果较差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变压器箱壳,所述变压器箱壳上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上设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进油口与进油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油泵的出油口与第一出油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油管、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均伸入变压器箱壳中,所述箱盖上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转轴的一端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入变压器箱壳中,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板,所述冷却油管外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循环水管连通,所述循环水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冷却水管与箱盖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控制器,所述进油管与箱盖、第二出油管与箱盖、冷却油管与冷却水管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橡胶圈,所述转轴与箱盖的接触处设有全密封轴承,所述变压器箱壳侧面设有出风盒和散热翅片,所述出风盒通过支架与变压器箱壳固定,所述出风盒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出风盒通过风管与风机相连,所述变压器箱壳内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内均设有无线通信模块。
优选地,所述油泵、电机、水泵、风机均与控制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机设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电机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外设有保护外壳。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温度控制装置能够同时利用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对变压器箱壳内的变压器油进行散热,同时散热翅片能够有效增大变压器箱壳的散热面积,保证变压器始终在温度适宜的变压器油中工作,防止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因周围环境温度升高而导致自身绝缘能力降低,使得变压器始终能够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利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借助搅拌板能够将变压器箱壳内的变压器油搅拌均匀,使变压器油中的热量均匀分布,快速降低变压器油的温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