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877.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祚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祚献 |
主分类号: | B62J17/08 | 分类号: | B62J1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前杆 后杆 上杆 杆件接头 安装槽 挡雨蓬 三通式 本实用新型 前连接杆 折叠式车 支架 仓储运输 对称设置 后连接杆 径向贯通 支架折叠 转轴两端 杆端部 可转动 两侧壁 杆轴 左端 分设 平行 占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挡雨蓬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机动车附件领域,具体是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104044671A于2014年9月17日公开了“电动车折叠遮雨阳蓬”,包括支架、蓬杆、蓬布,前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车体前端两侧架杠上、后支架下端固定连接在后车架两侧架杠上,两根蓬杆分两边,其两端分别与同一侧的前支架侧杆上端、后支架侧杆上端转动连接,连接处设有紧固件,蓬杆可旋转竖立或落下,蓬布活动连接在蓬杆上。其申请人宣称,该实用新型的蓬杆可折叠,使用时竖起蓬杆,装上蓬布即可遮雨挡阳;不用时蓬杆落下转为保险杠功能,蓬前、后都有透明窗,无蓬杆遮挡视线,前支架及蓬杆的前伸弯管对称结构形成车把转动空间,骑行安全,车体外形美观,占空间小;蓬杆倾斜角度可调节,且车蓬安装便捷,经济实用,给骑车人带来方便。在实际应用中,包括该方案在内的传统支架,虽然可以拆卸,但是缺乏良好的折叠功能,仅能使支架从打开的三维状态折叠至平面的二维状态,无法进一步折叠成杆状,因此在储运时占用面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可以将挡雨蓬支架折叠至一维状态,大幅度减少占用面积,有助于仓储运输。
为了便于叙述,如无特别说明,下文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概念,均以身处支架下方、面向行驶前进方向为基准位置。
为了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包括对称设置、两两平行的左前杆和右前杆、左上杆和右上杆、左后杆和右后杆,左上杆的前端与左前杆的上端连接,后端与左后杆的上端连接,左前杆的上端和右前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前连接杆连接,左后杆的上端和右后杆的上端之间以横向的后连接杆连接,左前杆上端、左上杆前端和前连接杆左端之间以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三通式杆件接头设有沿左上杆轴向延伸的上杆安装槽,左上杆设于上杆安装槽内,上杆转轴两端分设于上杆安装槽两侧壁并径向贯通左上杆端部,将左上杆可转动的与三通式杆件接头连接;前连接杆端部可拆装的插接有前连接杆端子,前连接杆端子和三通式杆件接头上分别设有轴孔或轴座,前连接杆转轴同时贯通轴孔和轴座;左后杆上端、左上杆后端和和后连接杆左端之间以同样方式连接;左上杆与右上杆之间以上连接杆连接;上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T形杆接头,T形杆接头的外侧为通孔,适配的套接在左上杆上,内侧为盲孔,上连接杆插接其中,通孔端与盲孔端铰接;铰接轴轴向垂直于由上连接杆和左上杆共同确定的面。
由于一维折叠式车用挡雨蓬支架为一个完全左右对称的结构,为了节约文字篇幅,下文仅具体描述位于支架左侧一方的结构;如无特别指出,应当理解为支架右侧也同样设有对称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祚献,未经金祚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