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塌渍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850.4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群;闫莉云;殷家芳;吴清华;罗惠;代江丽;祝容;张静;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刘童笛 |
地址: | 6115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体 中药 本实用新型 避免污染 工作效率 患者衣物 加热部件 医疗成本 自行操作 敷药 上开口 中药包 适配 开口 门诊 医护 康复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塌渍包,包含袋一和袋二,所述袋一包含腔体一,所述腔体一上开口一,所述袋二包含腔体二,所述腔体二上设有开口二,所述腔体一用于放置中药包,所述袋一的底部设有渗透部件,所述袋二用于放置加热部件,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的大小、形状均适配。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中药塌渍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成本,避免污染患者衣物,方便患者自行操作进行敷药,不必频繁奔赴医院现场治疗,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减轻门诊就诊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塌渍包。
背景技术
中药塌渍是将中草药装入布袋内,完全浸泡后蒸煮半小时,热敷于患处或特定穴位的一种技术操作,临床使用较为广泛。通过运用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止痛消肿等法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可运用于妇科,内科,儿科,骨伤科等,在现今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大形势下,此疗法的广泛应用势在必行。
现有的中药塌渍是将配置好的中药放入药包后煎熟,然后直接湿敷于患处,并辅以红外线灯进行热疗,操作过程繁琐,患者舒适度欠佳,还容易污染患者衣物,同时患者在院外难以自行操作完成敷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进行中药塌渍操作过程繁琐,患者舒适度欠佳,还容易污染患者衣物,患者无法自行完成敷药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中药塌渍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塌渍包,包含袋一和袋二,所述袋一包含腔体一,所述腔体一上开口一,所述袋二包含腔体二,所述腔体二上设有开口二,所述腔体一用于放置中药包,所述袋一的底面设有渗透部件,所述袋二用于放置加热部件,所述腔体一和腔体二的大小、形状均适配。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药塌渍包,将中药包用开水均匀淋烫湿,保证药粉充分淋湿,然后用压舌板轻压擀拭使中药包不滴水,然后通过开口一放入袋一的腔体一内,将所述袋一设有渗透部件的底面敷于治疗部位,将加热部件通过开口二放入袋二的腔体二中,然后将所述袋二覆盖在所述袋一上,使所述加热部件给中药包加热,使患者收到持续的热敷,中药塌渍包可以循环使用也可以作为一次性用品,采用本装置能够有效降低中药塌渍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成本,避免污染患者衣物,方便患者自行操作进行敷药,不必频繁奔赴医院现场治疗,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减轻门诊就诊压力。
优选的,所述袋一的顶面设有防水部件。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避免污染加热部件。
优选的,所述袋一和袋二之间设有连接部件一。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一为魔术贴或锁扣。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在敷药时能够使所述袋二与袋一连接紧密,便于保证所述加热部件对中药包的覆盖和贴合,有利于持续稳定的加热,提高敷药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袋一和袋二为一体成型构件。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便于存放及收纳,避免遗失。
优选的,所述渗透部件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袋一上。
为避免传染或交叉感染,不同患者的使用过的渗透部件需要更换,采用上述设置方式,能够便于更换所述渗透部件,所述渗透部件可以为医用纱布等能够便于药汁浸透的用品。
优选的,所述加热部件为暖水袋或暖宝宝。
优选的,所述袋二上设有连接部件二。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二为两条绳子或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未经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科用耦合剂涂覆装置
- 下一篇:带电流的导入仪